- 带有两字的四字成语(包含两字的成语_包含两字的四字词语):秤斤注两,才貌两全,二心两意,公私两便,公私两利,公私两济,分三别两,分斤拨两,分斤掰两,分斤较两,分星劈两,分星拨两,分星掰两,分星擘两,分金掰两,反行两登,并世无两,扁担没扎,两头打塌,扁担脱,两头虚,拈斤播两,掂斤估两,掂斤抹两,掂斤播两,搬斤播两,擘两分星,此地无银三十两,此地无银三百两,汉贼不两立,百两烂盈,短斤缺两,称斤掂两,称斤注两,称斤约两,螭魅罔两,道三不着两,颠斤播两,魑魅罔两,八两半斤,刀切豆腐两面光,反行两得。
1、秤斤注两 chēng jīn zhù liǎng
释义:秤斤注两 形容斤斤计较,顾小不顾大。
出处:《朱子语类》:"只看如今秤斤注两,作两句破头,如此是多少衰气。"
2、才貌两全 cái mào liǎng quán
释义:才貌两全 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应口,才貌两全,京师人每呼少俊。"
3、二心两意 èr xīn liǎng yì
释义:二心两意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出处:汉 王充《论衡 閑时》:“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4、公私两便 gōng sī liǎng biàn
释义:公私两便 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出处:《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5、公私两利 gōng sī liǎng lì
释义:公私两利 见“公私两济”。
出处:《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6、公私两济 gōng sī liǎng jì
释义:公私两济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出处:《晋书 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7、分三别两 fēn sān bié liǎng
释义:分三别两 同“分星擘两”。
出处:老舍《牛天赐传》二十:“更使他惭愧的是,他分三别两,谁的是谁的。”
8、分斤拨两 fēn jīn bō liǎng
释义:分斤拨两 见“分斤掰两”。
出处:孙犁《村歌》上篇:“可是俺们那组,都说大家既是合适,才组到一块,不愿意分斤拨两的,显着薄气。”
9、分斤掰两 fēn jīn bāi liǎng
释义:分斤掰两 比喻过分计较。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分金掰两’的。”
10、分斤较两 fēn jīn jiào liǎng
释义:分斤较两 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是我说句分斤较两的话咧,舅爷有什么高亲贵友该请到他华府上去?”
11、分星劈两 fēn xīng pī liǎng
释义:分星劈两 详细分说。
出处: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劈两,责状招实。”
12、分星拨两 fēn xīng bō liǎng
释义:分星拨两 犹言斤斤计较。
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
13、分星掰两 fēn xīng bāi liǎng
释义:分星掰两 一点一滴,详详细细
出处:元·孟汉卿《魔合罗》:“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掰两,责状招实。”
14、分星擘两 fēn xīng bò liǎng
释义:分星擘两 详细分说;清楚,明白。
出处:《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便分星百(擘)两,道俺不姓慕容。”
15、分金掰两 fēn jīn bāi liǎng
释义:分金掰两 见“分斤掰两”。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算盘、分金掰两的。”
16、反行两登 fǎn xíng liǎng dēng
释义:反行两登 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获得。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面的效果
出处:战国·卫·商鞅《商君书·徕民》:“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之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
17、并世无两 bìng shì wú liǎng
释义:并世无两 犹举世无双。
出处:鲁迅《集外集拾遗 绍介上卷》:“本卷所收,都是文艺论文,作者既系大家,译者又是名手,信而且达,并世无两。”
18、扁担没扎,两头打塌 biǎn dān méi zā,liǎng tóu dǎ tā
释义:扁担没扎,两头打塌 扁担没有挡头,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
出处: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以致‘扁担没扎,两头打塌’,陷入目前的绝路。”
19、扁担脱,两头虚 biǎn dān tuō,liǎng tóu xū
释义:扁担脱,两头虚 脱:脱落。扁担没有挡头,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比喻两头落空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我将这合同一纸慌忙付,倒着俺做了扁担脱,两头虚。”
20、拈斤播两 niān jīn bō liǎng
释义:拈斤播两 犹言斤斤计较。
出处: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昼夜思量心内想,也不索拈斤播两显耀我这英雄猛将。”
21、掂斤估两 diān jīn gū liǎng
释义:掂斤估两 犹言掂斤播两。
出处:《隋唐演义》第九六回:“一饭之恩,报以千金,岂是掂斤估两的事?”
22、掂斤抹两 diān jīn mò liǎng
释义:掂斤抹两 犹言掂斤播两。
出处:明·朱有燉《小桃红》第一折:“他更有截长补短的钉人钉,掂斤抹两的称人秤。”
23、掂斤播两 diān jīn bō liǎng
释义:掂斤播两 估量轻重,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过分计较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尽着你说短论长,一任待掂斤播两。”
24、搬斤播两 bān jīn bō liǎng
释义: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已,搬斤播两,何等肚肠!”
25、擘两分星 bò liǎng fēn xīng
释义:擘两分星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出处: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只我问他个擘两分星,说一段从头的至尾。”
26、此地无银三十两 cǐ dì wú yín sān shí liǎng
释义:此地无银三十两 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推背图》:“里巷间有个笑话:……写道‘此地无银三十两’。……就在木板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隔壁阿二勿曾偷’。”
27、此地无银三百两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释义:此地无银三百两 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因手法拙劣;反而彻底暴露。
出处: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28、汉贼不两立 hàn zéi bù liǎng lì
释义:汉贼不两立 比喻有我无你。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29、百两烂盈 bǎi liǎng làn yíng
释义:百两烂盈 两:同“辆”;烂:灿烂;盈:充满。指妆奁有一百辆车,光彩夺目。形容婚娶的铺张奢华
出处:《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
30、短斤缺两 duǎn jīn quē liǎng
释义:短斤缺两 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31、称斤掂两 chēng jīn diān liǎng
释义:称斤掂两 称:衡量轻重;掂:掂量。计算轻重分量。比喻计较轻重得失
出处:王愿坚《粮食的故事》:“一次搞购粮工作,找全县的干部来布置任务,有个别干部,称斤掂两的,怕任务重了完不成。”
32、称斤注两 chēng jīn zhù liǎng
释义:称斤注两 称:衡量轻重;注:专注。形容只注意小节而无大的气势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取士》:“只看如今称斤注两,做两句破头,如此是多少衰气。”
33、称斤约两 chēng jīn yuē liǎng
释义:称斤约两 称:衡量轻重。计算轻重分量。比喻权衡轻重得失
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3回:“申耀宗也没睡着,他肚子里大大小小几杆秤,正在称斤约两的活动呢。”
34、螭魅罔两 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螭魅罔两 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35、道三不着两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
释义:道三不着两 道:说话;着:接触到。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形容说话不着边际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苏王文》:“道三不着两,四下乱倡扬,取得经来唐三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36、颠斤播两 diān jīn bō liǎng
释义:颠斤播两 较量轻重。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
出处:《绿野仙踪》第四四回:“起先不过房里院外吐些颠斤播两的说话,讥刺几句,使如玉知道。”
37、魑魅罔两 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魑魅罔两 见“魑魅魍魉”。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上》:“余此物名为匕首,其利难俦,水断虬龙,陆斩虎兕,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38、八两半斤 bā liǎng bàn jīn
释义:八两半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9回:"像你两个,一对材料,真是八两半斤。"
39、刀切豆腐两面光 dāo qiē dòu fu liǎng miàn guāng
释义:刀切豆腐两面光 比喻为人圆滑,两面讨好。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京剧译名》:"像那些‘刀切豆腐两面光’……一类的俗谚,——总之,这一切直译起来,外国人不大好懂。"
40、反行两得 fǎn xíng liǎng dé
释义:反行两得 行:行事。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面和反面两种效果。
出处:《商君书·徕民》:"今以草茅之地,徕三晋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