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动物呆萌的成语(形容十二生肖呆萌的成语):万马奔腾,三人成虎,亡羊补牢,人仰马翻,人怕出名猪怕壮,千军万马,卧虎藏龙,呆若木鸡,塞翁失马,声色犬马,天马行空,失马亡羊,威风凛凛,守株待兔,尖嘴猴腮,庖丁解牛,忘恩负义,忠心耿耿,杯弓蛇影,汗牛充栋,沐猴而冠,牛郎织女,狐假虎威,狡兔三窟,画蛇添足,白云苍狗,荣华富贵,虎头虎脑,贼眉鼠眼,赤胆忠心,金戈铁马,闻鸡起舞,青梅竹马,飞龙在天,马到成功,鼠目寸光,龙争虎斗,龙凤呈祥,龙生九子,龙马精神。
- 1、万马奔腾 wàn mǎ bēn téng - 释义:万马奔腾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出处: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 2、三人成虎 sān rén chéng hǔ - 释义:三人成虎 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 3、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 释义:亡羊补牢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4、人仰马翻 rén yǎng mǎ fān - 释义:人仰马翻 人和马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 
- 5、人怕出名猪怕壮 rén pà chū míng zhū pà zhuàng - 释义: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烦,就象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3回:“俗话儿说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况且又是个虚名儿。” 
- 6、千军万马 qiān jūn wàn mǎ - 释义:千军万马 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 - 出处:《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 7、卧虎藏龙 wò hǔ cáng lóng - 释义:卧虎藏龙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 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8、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 释义:呆若木鸡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9、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 释义:塞翁失马 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 10、声色犬马 shēng sè quǎn mǎ - 释义:声色犬马 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 出处:宋 苏辙《龙川别志》上卷:“不然,血气方刚,若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 11、天马行空 tiān mǎ xíng kōng - 释义:天马行空 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汉代西域大宛产的好马;行空:腾空飞驰。 - 出处:明 刘子钟《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 12、失马亡羊 shī mǎ wáng yáng - 释义:失马亡羊 泛指祸福得失 - 出处:明·单本《蕉帕记·揭柬》:“耳不闻斩蛇逐鹿,口不言失马亡羊,一任他桑田变海,海变桑田。” 
- 13、威风凛凛 wēi fēng lǐn lǐn - 释义:威风凛凛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 出处: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 14、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 释义:守株待兔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 出处: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 15、尖嘴猴腮 jiān zuǐ hóu sāi - 释义:尖嘴猴腮 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 16、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 释义:庖丁解牛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 17、忘恩负义 wàng ēn fù yì - 释义:忘恩负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 出处: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 18、忠心耿耿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 释义:忠心耿耿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 19、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 释义:杯弓蛇影 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 出处:清 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 20、汗牛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释义:汗牛充栋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出处: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21、沐猴而冠 mù hóu ér guàn - 释义: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 22、牛郎织女 niú láng zhī nǚ - 释义: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出处:《群音类选 南西厢记》:“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 23、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 释义:狐假虎威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24、狡兔三窟 jiǎo tù sān kū - 释义:狡兔三窟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身的计划周密。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 25、画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 释义:画蛇添足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 26、白云苍狗 bái yún cāng gǒu - 释义:白云苍狗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出处: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27、荣华富贵 róng huá fù guì - 释义:荣华富贵 荣华:兴旺显耀。旧时形容有钱有势。现比喻兴盛或显达。 - 出处:宋 沈作喆《寓简》:“一涉世俗,虽荣华富贵中,无一切如意事。” 
- 28、虎头虎脑 hǔ tóu hǔ nǎo - 释义:虎头虎脑 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 - 出处:老舍《赵子曰》:“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 
- 29、贼眉鼠眼 zéi méi shǔ yǎn - 释义:贼眉鼠眼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出处:老舍《赵子曰》:“‘你没看见李景纯吗?’武端贼眉鼠眼的问:‘他来,她就不能来!’” 
- 30、赤胆忠心 chì dǎn zhōng xīn - 释义:赤胆忠心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 31、金戈铁马 jīn gē tiě mǎ - 释义:金戈铁马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 出处:《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 32、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 释义:闻鸡起舞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 出处:《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 33、青梅竹马 qīng méi zhú mǎ - 释义: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 出处:唐 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34、飞龙在天 fēi lóng zài tiān - 释义:飞龙在天 比喻帝王在位。语本《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 出处:《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 35、马到成功 mǎ dào chéng gōng - 释义:马到成功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 出处: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 36、鼠目寸光 shǔ mù cùn guāng - 释义:鼠目寸光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 出处: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 37、龙争虎斗 lóng zhēng hǔ dòu - 释义:龙争虎斗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 38、龙凤呈祥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 - 释义:龙凤呈祥 指吉庆之事。 - 出处:汉 孔鲋《孔丛子 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 39、龙生九子 lóng shēng jiǔ zǐ - 释义:龙生九子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 出处:明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 龙生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 40、龙马精神 lóng mǎ jīng shén - 释义:龙马精神 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 出处: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