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别人说的话很有道理的词(形容他人说话很有道理的成语):了如指掌,头头是道,如指诸掌,妙言要道,持之有故,文以载道,显而易见,简明扼要,肺腑之言,自轻自贱,至理名言,要言妙道,言之凿凿,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简意赅,词严义正,谈天说地,通元识微,金玉之言,金玉良言,顺理成章,颠扑不破,颠扑不磨,攧扑不破,言之有礼,辞顺理正,义正辞约。
1、了如指掌 liǎo rú zhǐ zhǎng
释义:了如指掌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2、头头是道 tóu tóu shì dào
释义:头头是道 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出处:《续传灯录 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3、如指诸掌 rú zhǐ zhū zhǎng
释义:如指诸掌 《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后用“如指诸掌”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4、妙言要道 miào yán yào dào
释义:妙言要道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出处: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
5、持之有故 chí zhī yǒu gù
释义:持之有故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
出处: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6、文以载道 wén yǐ zài dào
释义:文以载道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出处:宋 周敦颐《通书 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7、显而易见 xiǎn ér yì jiàn
释义:显而易见 显:明显。很明显;极容易看清。
出处:宋 王安石《洪范传》:“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难知,莫若质诸天物之显而易见,且可以为戒也。”
8、简明扼要 jiǎn míng è yào
释义:简明扼要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出处: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9、肺腑之言 fèi fǔ zhī yán
释义:肺腑之言 肺腑:指内心。发自内心的真挚诚恳的话语。
出处:元 郑德辉《刍梅香》第二折:“小生别无所告,只索将这肺腑之言,实诉与小娘子。”
10、自轻自贱 zì qīng zì jiàn
释义:自轻自贱 轻、贱:轻视。卑视自己;不知自重。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卷:“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11、至理名言 zhì lǐ míng yán
释义:至理名言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
12、要言妙道 yào yán miào dào
释义:要言妙道 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出处:汉 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13、言之凿凿 yán zhī zuò zuò
释义:言之凿凿 凿凿:确实。话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14、言之有物 yán zhī yǒu wù
释义:言之有物 物:指内容。说话或写文章内容具体。
出处:《周易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15、言之有理 yán zhī yǒu lǐ
释义:言之有理 说的话有道理。
出处:明 无心子《金雀记 守贞》:“还是左兄言之有理,极是曲体人情。”
16、言简意赅 yán jiǎn yì gāi
释义:言简意赅 简:简洁;简练;赅:完备。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而透彻。也作“意简言赅”。
出处:宋 张端义《贵耳集》上卷:“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17、词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释义:词严义正 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出处: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18、谈天说地 tán tiān shuō dì
释义:谈天说地 天上地下;无所不谈论。形容漫无边际地谈论或指随意闲扯。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谈天说地,讲古论今。”
19、通元识微 tōng yuán shí wēi
释义:通元识微 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
出处:明·张居正《礼乐记》:“孔子睹庙器而知持盈之理,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倘有通元识微之士,能于器数之间,仰溯圣人之蕴者,则有司存焉。”
20、金玉之言 jīn yù zhī yán
释义:金玉之言 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21、金玉良言 jīn yù liáng yán
释义:金玉良言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22、顺理成章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释义:顺理成章 章:篇章;理:条理。指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也。”
23、颠扑不破 diān pū bù pò
释义:颠扑不破 颠:跌倒;扑:拍打。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形容理论、学说等完全正确;无可辩驳。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须如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绝渗漏,无病败耳。”
24、颠扑不磨 diān pū bù mó
释义:颠扑不磨 见“颠扑不破”。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你不信,试看将来不远的,便应有一个穷源反本、颠扑不磨的定论。”
25、攧扑不破 diān pū bù pò
释义:攧扑不破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26、言之有礼 yan zhi you li
释义:言之有礼 说的话有道理。
27、辞顺理正 cí shùn lǐ zhèng
释义:辞顺理正 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
出处:《三国志·吴志·进葛瑾传》:"及吕壹诛,权又有诏切磋瑾等,语在权传。瑾辄因事以答,辞顺理正。"
28、义正辞约 yì zhèng cí yuē
释义:义正辞约 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