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成语(陪伴孩子的成长的成语):一意孤行,三迁之教,不同流俗,与众不同,亦步亦趋,刮目相看,如影随形,孤苦伶仃,安于现状,寸步不离,形影不离,无依无靠,特立独行,独当一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良药苦口,苦药利病,自立自强,茕茕独立。
1、一意孤行 yī yì gū xíng
释义:一意孤行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2、三迁之教 sān qiān zhī jiào
释义:三迁之教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3、不同流俗 bù tóng liú sú
释义:不同流俗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出处:《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4、与众不同 yǔ zhòng bù tóng
释义:与众不同 和大家不一样。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故富贵之家,役使奴童,育养牛马,必有与众不同者矣。”
5、亦步亦趋 yì bù yì qū
释义:亦步亦趋 亦:也;步:行走;趋:快走。原指学生紧紧追随老师;后来形容处处模仿或一味地追随他人。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6、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释义: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7、如影随形 rú yǐng suí xíng
释义:如影随形 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一样。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
8、孤苦伶仃 gū kǔ líng dīng
释义:孤苦伶仃 伶仃:孤独的样子。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出处:唐 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无生意,岂有宦情?”
9、安于现状 ān yú xiàn zhuàng
释义:安于现状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出处: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10、寸步不离 cùn bù bù lí
释义:寸步不离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出处: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11、形影不离 xíng yǐng bù lí
释义:形影不离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
12、无依无靠 wú yī wú kào
释义:无依无靠 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出处: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如今闪的我老身无依无靠,着谁人养赡我来,兀的不好苦也。”
13、特立独行 tè lì dú xíng
释义:特立独行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出处:《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14、独当一面 dú dāng yī miàn
释义:独当一面 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15、独立自主 dú lì zì zhǔ
释义:独立自主 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出处: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16、自力更生 zì lì gēng shēng
释义:自力更生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出处: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17、自食其力 zì shí qí lì
释义:自食其力 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谋生。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18、良药苦口 liáng yào kǔ kǒu
释义:良药苦口 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夫~,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19、苦药利病 kǔ yào lì bìng
释义:苦药利病 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古人云,苦药利病。”
20、自立自强 zi li zi qiang
释义:自立自强 坚持操守,不受外界的影响。
21、茕茕独立 qiong qiong du li
释义:茕茕独立 出自晋·李密《陈情表》,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