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龙姿态的古诗词(形容各种姿态龙的成语):疏影暗香,举世无双,五颜六色,亭亭玉立,人中之龙,人中龙虎,出水芙蓉,千姿百态,卧虎藏龙,婀娜多姿,成龙配套,攀龙附凤,暗香疏影,望子成龙,来龙去脉,死气沉沉,温文尔雅,生龙活虎,画龙点睛,百媚千娇,群龙无首,老态龙钟,落落大方,虎踞龙盘,言谈举止,车水马龙,龙争虎斗,龙伸蠖屈,龙凤呈祥,龙楼凤阁,龙盘虎踞,龙章凤姿,龙腾虎跃,龙行虎变,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龟龙片甲,百态横生,龙言凤语,鳌愤龙愁。
- 1、疏影暗香 shū yǐng àn xiāng - 释义:疏影暗香 疏影:稀疏的枝影;暗香:清幽的香气。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 出处:宋·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2、举世无双 jǔ shì wú shuāng - 释义:举世无双 举: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 出处:清 钱牧斋《钱牧斋尺牍 答定海县张绍谦》:“治行比憺惟之卓鲁,举世无双。” 
- 3、五颜六色 wǔ yán liù sè - 释义:五颜六色 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 4、亭亭玉立 tíng tíng yù lì - 释义:亭亭玉立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出处:《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 5、人中之龙 rén zhōng zhī lóng - 释义:人中之龙 比喻人中豪杰。 - 出处:《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 6、人中龙虎 rén zhōng lóng hǔ - 释义:人中龙虎 比喻人中豪杰。 - 出处:《晋书 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 7、出水芙蓉 chū shuǐ fú róng - 释义:出水芙蓉 芙蓉:荷花。刚露出水面的荷花。原比喻诗写得清新;后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丽。也作“芙蓉出水”。 - 出处:宋 洪咨夔《沁园春 用周潜夫韵》词:“濂溪家住江湄,爱出水芙蓉清绝姿。” 
- 8、千姿百态 qiān zī bǎi tài - 释义:千姿百态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 出处: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 9、卧虎藏龙 wò hǔ cáng lóng - 释义:卧虎藏龙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 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10、婀娜多姿 ē nuó duō zī - 释义:婀娜多姿 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 - 出处: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 11、成龙配套 chéng lóng pèi tào - 释义:成龙配套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 出处:老舍《正红旗下》:“姑母有成龙配套的衣裳与首饰,可就是不愿出借!” 
- 12、攀龙附凤 pān lóng fù fèng - 释义:攀龙附凤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 13、暗香疏影 àn xiāng shū yǐng - 释义:暗香疏影 暗香:淡淡的香气;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态。指称梅花。 - 出处:宋 辛弃疾《和傅岩叟梅花》:“月淡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 14、望子成龙 wàng zǐ chéng lóng - 释义:望子成龙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 15、来龙去脉 lái lóng qù mài - 释义:来龙去脉 来龙:龙头之所在。过去看风水的人把山脉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的连贯着;可以看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比喻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 出处:明 吾丘瑞《运壁记 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 
- 16、死气沉沉 sǐ qì chén chén - 释义:死气沉沉 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 -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 17、温文尔雅 wēn wén ěr yǎ - 释义:温文尔雅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 18、生龙活虎 shēng lóng huó hǔ - 释义:生龙活虎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 19、画龙点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释义:画龙点睛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 出处: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20、百媚千娇 bǎi mèi qiān jiāo - 释义:百媚千娇 媚、娇:美好。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出处:南朝 陈 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 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 21、群龙无首 qún lóng wú shǒu - 释义:群龙无首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出处:《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22、老态龙钟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释义:老态龙钟 老态:老年人的体态;龙钟:行动不灵活。形容年老体衰;动作迟缓。 - 出处:宋 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 23、落落大方 luò luò dà fāng - 释义:落落大方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 24、虎踞龙盘 hǔ jù lóng pán - 释义:虎踞龙盘 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 出处: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 25、言谈举止 yán tán jǔ zhǐ - 释义:言谈举止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 出处: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 26、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 释义:车水马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27、龙争虎斗 lóng zhēng hǔ dòu - 释义:龙争虎斗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 28、龙伸蠖屈 lóng shēn huò qū - 释义:龙伸蠖屈 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 出处: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 
- 29、龙凤呈祥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 - 释义:龙凤呈祥 指吉庆之事。 - 出处:汉 孔鲋《孔丛子 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 30、龙楼凤阁 lóng lóu fèng gé - 释义:龙楼凤阁 ①帝王的宫殿、楼阁。②喻指封建统治者的巢穴。 - 出处:元·马致远《拨不断》:“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 31、龙盘虎踞 lóng pán hǔ jù - 释义:龙盘虎踞 盘:曲、绕;踞:蹲或坐。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 - 出处:汉 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 32、龙章凤姿 lóng zhāng fèng zī - 释义:龙章凤姿 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 33、龙腾虎跃 lóng téng hǔ yuè - 释义:龙腾虎跃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出处: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 34、龙行虎变 lóng xíng hǔ biàn - 释义:龙行虎变 《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 出处:《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 
- 35、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 释义:龙飞凤舞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 出处: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 36、龙马精神 lóng mǎ jīng shén - 释义:龙马精神 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 出处: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 37、龟龙片甲 guī lóng piàn jiǎ - 释义:龟龙片甲 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 出处:唐·张怀瓘《书议》:“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 
- 38、百态横生 bǎ tài héng shēng - 释义:百态横生 各种姿态自如地呈现出来。 - 出处:宋·欧阳修《跋王献之法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 
- 39、龙言凤语 lóng yán fèng yǔ - 释义:龙言凤语 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 出处:唐·鲍溶《会仙歌》:"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 
- 40、鳌愤龙愁 áo fèn lóng chóu - 释义:鳌愤龙愁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