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废话多的成语诗句(形容全是废话的成语):不切实际,不着边际,丰干饶舌,举案齐眉,口若悬河,唠唠叨叨,嗑牙料嘴,多嘴多舌,大发议论,夸夸其谈,尖酸刻薄,并为一谈,废话连篇,放言高论,故弄玄虚,枯燥无味,毫不相干,毫无顾忌,混为一谈,瘠义肥辞,百舌之声,磕牙料嘴,离题万里,离题太远,空口说白话,空洞无物,空空洞洞,空话连篇,答非所问,累牍连篇,老生常谈,老调重谈,薄唇轻言,连帙累牍,金玉良言,长篇大套,长篇大论,长篇累牍,长舌之妇,颠三倒四。
1、不切实际 bù qiē shí jì
释义:不切实际 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2、不着边际 bù zhuó biān jì
释义:不着边际 着:接触;挨上;边际:边缘;界限。挨不着边儿。原指无所依靠。现多形容言论空话;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不切主旨。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
3、丰干饶舌 fēng gān ráo shé
释义:丰干饶舌 丰干:也作封干,唐代僧人名;饶舌:多嘴。不爱说话的人也会多嘴
出处:《宋高僧传》第19卷:“二僧笑道:‘丰干饶舌。’”
4、举案齐眉 jǔ àn qí méi
释义:举案齐眉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5、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释义:口若悬河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6、唠唠叨叨 lāo lāo dāo dāo
释义:唠唠叨叨 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7、嗑牙料嘴 kē yá liào zuǐ
释义:嗑牙料嘴 多嘴多舌。
出处: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我这里道姓呼名,他那里嗑牙料嘴。”
8、多嘴多舌 duō zuǐ duō shé
释义:多嘴多舌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
9、大发议论 dà fā yì lùn
释义:大发议论 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谈起来,一会儿大发议论,一会儿又竭力恭维。”
10、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释义:夸夸其谈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11、尖酸刻薄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尖酸刻薄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12、并为一谈 bìng wéi yī tán
释义: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13、废话连篇 fèi huà lián piān
释义:废话连篇 形容文章或言谈中不必要的话太多。
出处:毛泽东《的按语》:“有时废话连篇,有时又尽量简古,好象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
14、放言高论 fàng yán gāo lùn
释义:放言高论 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出处: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
15、故弄玄虚 gù nòng xuán xū
释义:故弄玄虚 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出处: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16、枯燥无味 kū zào wú wèi
释义:枯燥无味 单调呆板;毫无趣味。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17、毫不相干 háo bù xiāng gān
释义:毫不相干 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其实,月球并无分别,只是半个明,半个暗,盈亏圆缺,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与月球毫不相干。”
18、毫无顾忌 háo wú gù jì
释义:毫无顾忌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出处:明·醒世居士《八段锦》第七段:“以假作真,毫无顾忌,致我割破恩爱,妻子逃亡。”
19、混为一谈 hùn wéi yī tán
释义:混为一谈 混:搀杂。把不同的事物或人混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
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20、瘠义肥辞 jí yì féi cí
释义:瘠义肥辞 内容贫乏而辞句堆砌冗长。
出处: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风骨》:“捶子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
21、百舌之声 bǎi shé zhī shēng
释义: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
22、磕牙料嘴 kē yá liào zuǐ
释义:磕牙料嘴 多嘴多舌
出处: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咱与你甚班辈,自来不相会,走将来嗑牙料嘴。”
23、离题万里 lí tí wàn lǐ
释义:离题万里 离:离开;题:题目;主题;题旨;万里:泛指很远。指说话或写文章同原先要表达的主题离得很远。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24、离题太远 lí tí tài yuǎn
释义:离题太远 离开主题很远,不着边际
出处:林徽因《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最后如果不算离题太远,我们还要具体地讲一点我们对于作者与作品的见解。”
25、空口说白话 kōng kǒu shuō bái huà
释义:空口说白话 形容只是口头说说而没有事实证明或实际行动。
出处:《旧唐书 宪宗本纪》:“凡好事口说则易,躬行则难。卿等既言之,须行之,勿空口说。”
26、空洞无物 kōng dòng wú wù
释义:空洞无物 空虚;没有什么内容。形容言谈、文章等极其空泛;没有什么内容。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27、空空洞洞 kōng kōng dòng dòng
释义:空空洞洞 空虚,空无所有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9回:“庭中空空洞洞,不设一物,惟种一株大桂树,树下放一个捣药的玉杵臼,臼旁养一个白色兔儿。”
28、空话连篇 kōng huà lián piān
释义:空话连篇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29、答非所问 dá fēi suǒ wèn
释义:答非所问 回答的并不是人家所问的事情。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作稀罕儿?’”
30、累牍连篇 lěi dú lián piān
释义:累牍连篇 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
出处:《宋史 选举志二》:“寸晷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
31、老生常谈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释义:老生常谈 老生:老书生。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32、老调重谈 lǎo diào chóng tán
释义:老调重谈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出处: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谈罢了。”
33、薄唇轻言 báo chún qīng yán
释义:薄唇轻言 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出处:春秋 无名氏《灵枢经 逆顺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
34、连帙累牍 lián zhì lèi dú
释义:连帙累牍 同“连篇累牍”。
出处:宋·文天祥《金匮歌》序:“因自撰为方剂,括为歌诗,草纸蝇字,连帙累牍,以遗其后人。”
35、金玉良言 jīn yù liáng yán
释义:金玉良言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36、长篇大套 cháng piān dà tào
释义:长篇大套 大段的议论、言论或长篇的文章。
出处:《红楼梦》第七回:“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
37、长篇大论 cháng piān dà lùn
释义:长篇大论 冗长的篇幅;大而无当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讲话过长;内容空泛。也作“长篇大章”、“长谈阔论”。
出处:元 朱士凯《录鬼簿序》:“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藁,故未以有就编焉。”
38、长篇累牍 cháng piān lěi dú
释义:长篇累牍 累:重 叠;牍:古代写字用的木板。篇幅很长的文章。
出处:清 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高会广座,有所征引,长篇累牍,应口吟诵。”
39、长舌之妇 cháng shé zhī fù
释义:长舌之妇 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出处:《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唯厉之阶。”
40、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颠三倒四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