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人的品质不行的词语(形容人的品质不好的成语):三天两头,不三不四,不以为耻,不堪入目,两面三刀,个人主义,为虎作伥,人面兽心,倒行逆施,全无心肝,匪夷所思,卑鄙无耻,厚颜无耻,口蜜腹剑,声名狼藉,奇耻大辱,奴颜媚骨,威信扫地,寡廉鲜耻,居心不良,恬不知耻,无耻之尤,曲意逢迎,朋比为奸,横行霸道,死皮赖脸,泰然处之,满不在乎,狠心辣手,禽兽不如,罄竹难书,胡搅蛮缠,臭名远扬,花天酒地,落井下石,认贼为子,认贼作父,贪财好色,鬼蜮伎俩,三日两头。
- 1、三天两头 sān tiān liǎng tóu - 释义:三天两头 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 - 出处:老舍《我这一辈子》:“我三天两头的到这里来巡逻。” 
- 2、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 释义: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 3、不以为耻 bù yǐ wéi chǐ - 释义:不以为耻 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 出处:《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 4、不堪入目 bù kān rù mù - 释义:不堪入目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 5、两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释义:两面三刀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 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 6、个人主义 gè rén zhǔ yì - 释义:个人主义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 7、为虎作伥 wèi hǔ zuò chāng - 释义:为虎作伥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出处:孙中山《革命原起》:“有保皇党发生,为虎作伥,其反对革命,反对共和。” 
- 8、人面兽心 rén miàn shòu xīn - 释义:人面兽心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 9、倒行逆施 dào xíng nì shī - 释义:倒行逆施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 10、全无心肝 quán wú xīn gān - 释义:全无心肝 比喻不知羞耻。 - 出处:《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无心肝。’” 
- 11、匪夷所思 fěi yí suǒ sī - 释义:匪夷所思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出处:《周易 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 12、卑鄙无耻 bēi bǐ wú chǐ - 释义:卑鄙无耻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 13、厚颜无耻 hòu yán wú chǐ - 释义:厚颜无耻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 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 14、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 释义:口蜜腹剑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15、声名狼藉 shēng míng láng jí - 释义:声名狼藉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 16、奇耻大辱 qí chǐ dà rǔ - 释义:奇耻大辱 奇:罕见的。极大的耻辱;罕见的耻辱。 - 出处:清 程道一《鸦片之战演义》:“回忆当年的议和,不止丧权失利,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 
- 17、奴颜媚骨 nú yán mèi gǔ - 释义:奴颜媚骨 奴颜:奴才的面孔;媚:献媚。一张奴才的面孔;一副献媚的骨头。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的丑态。 - 出处: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 18、威信扫地 wēi xìn sǎo dì - 释义:威信扫地 威信:威望和信誉。威望、信誉全部丧失。比喻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 - 出处:郭沫若《南京印象》:“而且就是他,使得法纪荡然,使得政府的威信扫地,他到底有什么收获?” 
- 19、寡廉鲜耻 guǎ lián xiǎn chǐ - 释义:寡廉鲜耻 寡、鲜:少;廉:廉洁;不贪污;耻:羞愧;羞耻。原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 出处: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 20、居心不良 jū xīn bù liáng - 释义:居心不良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 21、恬不知耻 tián bù zhī chǐ - 释义:恬不知耻 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 出处: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 22、无耻之尤 wú chǐ zhī yóu - 释义:无耻之尤 尤:特别突出的。无耻之中最无耻的。 - 出处:清 王士禛《分甘余话》:“二子可谓失其本心,无耻之尤者也。” 
- 23、曲意逢迎 qū yì féng yíng - 释义:曲意逢迎 违背自己心意讨好别人。 - 出处:宋 叶绍翁《四朝见闻录》:“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从而附合,曲意逢迎,贻害生民,恬不知恤。” 
- 24、朋比为奸 péng bǐ wéi jiān - 释义:朋比为奸 朋比:朋党比周的略语;同类人互相勾结;为:做;奸:邪恶;坏事。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 出处:宋 高登《高东溪集》:“此曹当尽伏诛,今且偃自恣,尚欲朋比为奸,蒙蔽天日。” 
- 25、横行霸道 héng xíng bà dào - 释义:横行霸道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 26、死皮赖脸 sǐ pí lài liǎn - 释义:死皮赖脸 脸憨皮厚;没羞没臊地缠磨不清。形容不顾羞耻的样子。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的,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要三升米两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儿呢。” 
- 27、泰然处之 tài rán chǔ zhī - 释义:泰然处之 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 出处:《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 28、满不在乎 mǎn bù zài hū - 释义:满不在乎 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 29、狠心辣手 hěn xīn là shǒu - 释义:狠心辣手 残忍的心肠,毒辣的手段。 -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 30、禽兽不如 qín shòu bù rú - 释义:禽兽不如 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 出处:《晋书·阮籍传》:“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 
- 31、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 释义: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出处:《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32、胡搅蛮缠 hú jiǎo mán chán - 释义:胡搅蛮缠 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 出处: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 33、臭名远扬 chòu míng yuǎn yáng - 释义:臭名远扬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出处:《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 34、花天酒地 huā tiān jiǔ dì - 释义:花天酒地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 35、落井下石 luò jǐng xià shí - 释义:落井下石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 出处: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36、认贼为子 rèn zéi wéi zǐ - 释义:认贼为子 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 - 出处:《大方广园觉修多罗经》:“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 37、认贼作父 rèn zéi zuò fù - 释义:认贼作父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出处: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 38、贪财好色 tān cái hǎo sè - 释义:贪财好色 贪图财货,喜好女色。 - 出处:《汉书·高帝纪》:“沛公居山东时,贪财好色。” 
- 39、鬼蜮伎俩 guǐ yù jì liǎng - 释义:鬼蜮伎俩 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影来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阴险害人的人;伎俩:卑劣的手段。比喻居心不良、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 
- 40、三日两头 sān rì liǎng tóu - 释义:三日两头 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的,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要升三升米二升豆子,舅舅也就没法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