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讲信用的成语故事(形容人讲信用的成语有哪些):一言为定,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上树拔梯,兔死狗烹,出尔反尔,千金一诺,卸磨杀驴,反复无常,口中雌黄,弃义倍信,弃信忘义,弃信违义,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忘恩负义,有始有终,济河焚舟,童叟无欺,背义负信,背信弃义,背信负义,背约负盟,自食其言,获兔烹狗,表里如一,言出法随,言而不信,言而无信,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过桥抽板,过桥拆桥,过河拆桥,违信背约,食言而肥,驷马难追,鸟尽弓藏。
- 1、一言为定 yī yán wéi dìng - 释义:一言为定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 
- 2、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 释义:一言九鼎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 3、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 释义:一诺千金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4、上树拔梯 shàng shù bá tī - 释义:上树拔梯 比喻引诱别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 出处: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 5、兔死狗烹 tù sǐ gǒu pēng - 释义:兔死狗烹 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6、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 释义:出尔反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 7、千金一诺 qiān jīn yī nuò - 释义:千金一诺 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 出处:《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8、卸磨杀驴 xiè mò shā lǘ - 释义:卸磨杀驴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 出处: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 9、反复无常 fǎn fù wú cháng - 释义: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出处: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 10、口中雌黄 kǒu zhōng cí huáng - 释义:口中雌黄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 出处: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 11、弃义倍信 qì yì bèi xìn - 释义:弃义倍信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 
- 12、弃信忘义 qì xìn wàng yì - 释义:弃信忘义 弃:丢弃;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 13、弃信违义 qì xìn wéi yì - 释义:弃信违义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出处:清·陈确《分三秦论》:“弃信违义,而背叛天下之所共主,以自行其智,虽得天下,其亡益违。” 
- 14、得兔忘蹄 dé tù wàng tí - 释义:得兔忘蹄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出处: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15、得鱼忘筌 dé yú wàng quán - 释义:得鱼忘筌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 出处: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16、忘恩负义 wàng ēn fù yì - 释义:忘恩负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 出处: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 17、有始有终 yǒu shǐ yǒu zhōng - 释义:有始有终 有开始也有结束。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 18、济河焚舟 jì hé fén zhōu - 释义:济河焚舟 济:渡过;焚:烧。渡过河就把渡船烧了。形容断绝退路;准备决一死战。 - 出处:左丘明《左传 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 
- 19、童叟无欺 tóng sǒu wú qī - 释义:童叟无欺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 20、背义负信 bèi yù fù xìn - 释义:背义负信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 出处:见“背信弃义”。 
- 21、背信弃义 bèi xìn qì yì - 释义: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 出处:《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 22、背信负义 bèi xìn fù yì - 释义:背信负义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出处:郭沫若《笑早者,祸哉》:“我根本就没有料到,希特勒竟发狂到这样的地步,在一年以前就背信负义,开始去侵犯苏联。” 
- 23、背约负盟 bèi yuē fù méng - 释义:背约负盟 盟:盟誓。违背原来的约定和誓言。指人背信弃义 -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五回:“不料后来背约负盟,移花接木,治晚生心实不甘,故今日行权娶来,求太公祖与老父母做主。” 
- 24、自食其言 zì shí qí yán - 释义:自食其言 食:吞掉。自己把自己说出的话吞食了。形容说了话不算数。 - 出处:宋 欧阳修《穴一居士传》:“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 25、获兔烹狗 huò tù pēng gǒu - 释义:获兔烹狗 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 - 出处:清 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苟微华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 
- 26、表里如一 biǎo lǐ rú yī - 释义: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 27、言出法随 yán chū fǎ suí - 释义:言出法随 言:话;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随:跟随。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 出处:清 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 28、言而不信 yán ér bù xìn - 释义:言而不信 见“言而无信”。 -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 29、言而无信 yán ér wú xìn - 释义: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出处:《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 30、言而有信 yán ér yǒu xìn - 释义:言而有信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31、言行一致 yán xíng yī zhì - 释义:言行一致 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 出处: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 32、说到做到 shuō dào zuò dào - 释义:说到做到 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 出处:莫应丰《将军吟》第二章:“你看吧!我说到做到。” 
- 33、过桥抽板 guò qiáo chōu bǎn - 释义:过桥抽板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 34、过桥拆桥 guò qiáo chāi qiáo - 释义:过桥拆桥 见“过河拆桥”。 - 出处:《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但是现在的人总是过桥拆桥,转过脸就不认得人的。等到你有事去请教他,他又跳到架子上去了。” 
- 35、过河拆桥 guò hé chāi qiáo - 释义: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 36、违信背约 wéi xìn bèi yuē - 释义:违信背约 违:违背。失信于人,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 - 出处:《周书·武帝纪下》:“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 
- 37、食言而肥 shí yán ér féi - 释义:食言而肥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 38、驷马难追 sì mǎ nán zhuī - 释义:驷马难追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 出处:《新五代史 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 
- 39、鸟尽弓藏 niǎo jìn gōng cáng - 释义:鸟尽弓藏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 出处:三国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