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心烦意乱的成语(形容烦乱心情的成语):不厌其烦,不知所从,不胜其烦,丑态毕露,从容不迫,光明磊落,凤狂龙躁,出乖露丑,发迹变泰,多愁善感,官样文章,寸量铢称,尔汝之交,得意忘形,得意洋洋,怅然若失,怪雨盲风,愁眉苦脸,憋气窝火,才高八斗,拨草寻蛇,斗酒学士,更长梦短,沉舟破釜,点点滴滴,烦天恼地,烦心倦目,百爪挠心,禅絮沾泥,贵不期骄,达人知命,达观知命,釜底游魂,长篇大论,风僝雨僽,风尘之言,餐风沐雨,鼎分三足,地上天官,愁潘病沈。
1、不厌其烦 bù yàn qí fán
释义:不厌其烦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2、不知所从 bù zhī suǒ cóng
释义:不知所从 不知怎么办。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3、不胜其烦 bù shèng qí fán
释义:不胜其烦 不胜:承担不了;烦:烦杂。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患。”
4、丑态毕露 chǒu tài bì lù
释义:丑态毕露 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贾琏亦丑态毕露。
5、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6、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释义:光明磊落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7、凤狂龙躁 fèng kuáng lóng zào
释义:凤狂龙躁 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出处:唐·韩偓《喜凉》诗:“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
8、出乖露丑 chū guāi lù chǒu
释义:出乖露丑 乖:荒谬;丑:可耻。在众人面前丢脸出丑。
出处: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小姐,若真个打起官司来,出乖露丑,一发不好。”
9、发迹变泰 fā jì biàn tài
释义:发迹变泰 发迹:由隐微而得志显达;泰:通畅,得意。指由卑微而得志显达,命运变坏为好
出处: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乃发迹变泰之事。”
10、多愁善感 duō chóu shàn gǎn
释义:多愁善感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11、官样文章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释义:官样文章 原指官场上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现比喻徒具形式;摆摆样子;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言词或做法。
出处:明 沈鲸《双珠记 风鉴通神》:“~大手笔,衙官屈宋谁能匹。冀得鸿胪第一传,平地雷轰声霹雳。”
12、寸量铢称 cùn liáng zhū chēng
释义:寸量铢称 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出处:宋 苏洵《史论下》:“又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13、尔汝之交 ěr rǔ zhī jiāo
释义:尔汝之交 尔汝: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指不拘形迹,十分亲昵的交情。亦作“尔汝交”。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
14、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得意忘形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15、得意洋洋 dé yì yáng yáng
释义:得意洋洋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16、怅然若失 chàng rán ruò shī
释义:怅然若失 怅然:失意;懊恼。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17、怪雨盲风 guài yǔ máng fēng
释义:怪雨盲风 犹疾风暴雨。
出处:宋·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伯昌》词:“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
18、愁眉苦脸 chóu méi kǔ liǎn
释义:愁眉苦脸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19、憋气窝火 biē qì wō huǒ
释义:憋气窝火 憋:闷在心里。压住性子,把屈辱或烦恼强压在心里
20、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21、拨草寻蛇 bō cǎo xún shé
释义: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
22、斗酒学士 dǒu jiǔ xué shì
释义:斗酒学士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出处:《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23、更长梦短 gēng cháng mèng duǎn
释义:更长梦短 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更长:指漫漫长夜;梦短:指睡眠不踏实,极易醒。形容思绪烦乱,很难入眠。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步步娇〉》:“可怜正凄凉正眠,冷清清把纱窗半掩,更长梦短使人愁闷添。”
24、沉舟破釜 chén zhōu pò fǔ
释义:沉舟破釜 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
出处:《孙子 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羊而往。”《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5、点点滴滴 diǎn diǎn dī dī
释义:点点滴滴 一点一滴地落下,形容数量非常少
出处: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6、烦天恼地 fán tiān nǎo dì
释义:烦天恼地 烦:烦恼,烦闷。形容心情十分烦恼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哭哭啼啼,烦天恼地。”
27、烦心倦目 fán xīn juàn mù
释义:烦心倦目 烦:烦躁,烦恼;倦:厌倦。烦闷的心情,倦怠的眼睛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穴。”
28、百爪挠心 bǎi zhǎo náo xīn
释义:百爪挠心 像有一百只脚爪在抓心一样。形容人心情错综复杂,心神不定
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4章:“那心里的滋味更不必提了,里面好似生了二十五个小老鼠——百爪挠心。”
29、禅絮沾泥 chán xū zhān ní
释义:禅絮沾泥 比喻禅寂之心受到尘世烦恼的沾染。
出处:《花月痕》第四九回:“兰香来无定处,绿蕊去未移时,想你二人禅絮沾泥,当不复悔偷灵药。”
30、贵不期骄 guì bù qī jiāo
释义:贵不期骄 谓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语本《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孔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出处:语本《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孔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31、达人知命 dá rén zhī mìng
释义:达人知命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出处:唐·王勃《滕五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32、达观知命 dá guān zhī mìng
释义:达观知命 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出处:茅盾《幻灭》十四:“达观知命的思想,暂时引渡静离开了苦闷的荆棘。天快亮时,她也沉沉入睡了。”
33、釜底游魂 fǔ dǐ yóu hún
释义:釜底游魂 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游魂,游荡的鬼魂。
出处:《花月痕》第四回:“鼯是已穷之技,豕无可突之围,釜底游魂,苟延旦夕。”
34、长篇大论 cháng piān dà lùn
释义:长篇大论 冗长的篇幅;大而无当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讲话过长;内容空泛。也作“长篇大章”、“长谈阔论”。
出处:元 朱士凯《录鬼簿序》:“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藁,故未以有就编焉。”
35、风僝雨僽 fēng chán yǔ zhòu
释义:风僝雨僽 僝、僽:指憔悴、烦恼。形容人历尽苦难,非常烦恼和憔悴
出处:元·滕斌《普天乐·色》曲:“春光过也,风僝雨僽,一叶秋来。”
36、风尘之言 fēng chén zhī yán
释义:风尘之言 指蜚短流长的言语
出处:《魏书·王慧龙传》:“赐慧龙玺书曰:‘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
37、餐风沐雨 cān fēng mù yǔ
释义:餐风沐雨 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出处:明 许三阶《节侠记 忠忤》:“却不念餐风沐雨先皇创业多辛苦,到做了个弃正趋邪没主张。”
38、鼎分三足 dǐng fēn sān zú
释义:鼎分三足 见“鼎足三分”。
出处:《水浒传》第二十回:“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39、地上天官 dì shàng tiān guān
释义:地上天官 比喻社会生活繁华安乐。
40、愁潘病沈 chóu pān bìng shěn
释义:愁潘病沈 泛指烦恼和疾病。
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