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目标的词汇(形容一个目标的成语):一发破的,一德一心,一拥而上,不切实际,东奔西撞,东挨西撞,东碰西撞,东穿西撞,东走西撞,东驰西撞,以身殉职,全心全意,兵戈扰攘,击中要害,分路扬镳,分进合击,切合实际,劳而无功,勇猛精进,升山采珠,同德一心,同德协力,坚韧不拔,好高骛远,扬镳分路,拍案惊奇,掩旗息鼓,搏牛之虻,改辙易途,改途易辙,无的放矢,望风扑影,气得志满,煎水作冰,百中百发,衔沙填海,街谈巷语,长驱深入,食宿相兼,弛高骛远。
- 1、一发破的 yī fā pò dì - 释义:一发破的 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 出处:《晋书·王济传》:“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 
- 2、一德一心 yī dé yī xīn - 释义:一德一心 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 出处:《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3、一拥而上 yī yōng ér shàng - 释义:一拥而上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出处: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 4、不切实际 bù qiē shí jì - 释义:不切实际 不符合实际 -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 5、东奔西撞 dōng bēn xī zhuàng - 释义:东奔西撞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 6、东挨西撞 dōng āi xī zhuàng - 释义:东挨西撞 同“东奔西撞”。 -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沫,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 
- 7、东碰西撞 dōng pèng xī zhuàng - 释义:东碰西撞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 出处:巴金《火》:“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 
- 8、东穿西撞 dōng chuān xī zhuàng - 释义:东穿西撞 同“东奔西撞”。 - 出处:《隋唐演义》第二六回:“次日进城中访察……亦不晓得那张善士住在何处,东穿西撞,但闻街谈巷语,东一堆西一簇,说某家送了几千两,某家送了几百两。” 
- 9、东走西撞 dōng zǒu xī zhuàng - 释义:东走西撞 同“东奔西撞”。 - 出处:《四游记·华光闹东岳庙》:“闻你不是好人,东走西撞,无事不为,今来我东岳庙则甚。” 
- 10、东驰西撞 dōng chí xī zhuàng - 释义:东驰西撞 同“东奔西撞”。 - 出处:《花月痕》第四七回:“那马东驰西撞,不可押勒。” 
- 11、以身殉职 yǐ shēn xùn zhí - 释义:以身殉职 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为了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 - 出处:《梁书 韦粲传》:“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职。’” 
- 12、全心全意 quán xīn quán yì - 释义:全心全意 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保留。 - 出处: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 13、兵戈扰攘 bīng gē rǎo rǎng - 释义:兵戈扰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 14、击中要害 jī zhòng yào hài - 释义:击中要害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 出处:《后汉书 来歙传》:“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 15、分路扬镳 fēn lù yáng biāo - 释义: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16、分进合击 fēn jìn hé jī - 释义:分进合击 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 -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六节:“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分进合击,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分进合击。” 
- 17、切合实际 qiē hé shí jì - 释义:切合实际 指想法或做事合乎实际情况 - 出处: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 
- 18、劳而无功 láo ér wú gōng - 释义:劳而无功 劳:劳累;劳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气却没有成效。 -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 19、勇猛精进 yǒng měng jīng jìn - 释义:勇猛精进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 出处:《无量寿经》上卷:“勇猛精进,志愿无惓。” 
- 20、升山采珠 shēng shān cǎi zhū - 释义:升山采珠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 出处:《后汉书·刘玄传》:“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 21、同德一心 tóng dé yī xīn - 释义:同德一心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 出处: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为此说者,既不肯同德一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绪,则亦已矣。” 
- 22、同德协力 tóng dé xié lì - 释义:同德协力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 出处: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白山之兽,追还我黄帝之魂。” 
- 23、坚韧不拔 jiān rèn bù bá - 释义:坚韧不拔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 24、好高骛远 hào gāo wù yuǎn - 释义:好高骛远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 出处:《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 25、扬镳分路 yáng biāo fēn lù - 释义:扬镳分路 镳:马嚼子;扬镳:驱马向前。分路而行。指独树一帜,各行其是 - 出处:《隋书·高祖记》:“已诏使人,所在赈恤,扬镳分路,将遍四海,必令为朕耳目。” 
- 26、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 释义: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27、掩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 释义:掩旗息鼓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 出处:《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 28、搏牛之虻 bó niú zhī méng - 释义: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 29、改辙易途 gǎi zhé yì tú - 释义:改辙易途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 - 出处:宋 杨夔《复宫阙后上执政书》:“前车已覆,后车岂可蹑而行之,固当改辙易途,以取其不倾不蹶。” 
- 30、改途易辙 gǎi tú yì zhé - 释义:改途易辙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同“改辙易途”。 - 出处:清 朱之瑜《端亭记》:“勉吾子改途易辙而合同乎世俗,则告朋友不信,将如何而可?” 
- 31、无的放矢 wú dì fàng shǐ - 释义:无的放矢 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 出处:清 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 32、望风扑影 wàng fēng pū yǐng - 释义:望风扑影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 33、气得志满 qì dé zhì mǎn - 释义:气得志满 形容春风得意,心满意足的样子。 - 出处: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得志满,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 34、煎水作冰 jiān shuǐ zuò bīng - 释义:煎水作冰 比喻不可能的事。 - 出处:《三国志 魏志 高堂隆传》:“以若所为,求若所致,犹缘木求鱼,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 35、百中百发 bǎi zhòng bǎi fā - 释义:百中百发 中:射中目标。发:发射。形容射箭、投掷或射击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从不落空。同“百发百中”。 -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陈桐闻脑后鸾铃响处,料是飞虎赶来,挂下画戟,取火龙标掌在手中,此标乃异人秘授,出手烟生,百中百发。” 
- 36、衔沙填海 xián shā tián hǎi - 释义:衔沙填海 犹言衔石填海。 - 出处:明·何景明《送吕子迁右给事中》诗:“衔沙填海志,炼石补天情。” 
- 37、街谈巷语 jiē tán xiàng yǔ - 释义:街谈巷语 见“街谈巷议”。 - 出处:《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38、长驱深入 cháng qū shēn rù - 释义:长驱深入 犹言长驱直入。 - 出处:《隋书 杨谅传》:“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若用此等,即宜长驱深入,直掳京都,所谓疾雷不及掩耳。” 
- 39、食宿相兼 shí sù xiāng jiān - 释义:食宿相兼 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 出处:汉 应劭《风俗通 两袒》:“齐人有女,二人求之。……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 40、弛高骛远 chí gāo wù yuǎn - 释义:弛高骛远 犹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合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构思落笔之初,未免弛高骛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