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达一切结束的成语:不了了之,云消雾散,休兵罢战,关门大吉,冰消瓦解,大江东去,寿终正寝,戛然而止,日落西山,止戈散马,灰飞烟灭,烟消云散,烟消火灭,行将就木,错认颜标,鸣金收兵,尘埃落定。
1、不了了之 bù liǎo liǎo zhī
释义:不了了之 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宋 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2、云消雾散 yún xiāo wù sàn
释义:云消雾散 云雾消失;天气转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隐晦、疑点、转为明朗、通畅。也比喻疑虑、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
出处:唐 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3、休兵罢战 xiū bīng bà zhàn
释义:休兵罢战 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出处:元 孔文卿《东窗事犯》楔子:“只不过休兵罢战还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寻。”
4、关门大吉 guān mén dà jí
释义:关门大吉 指商店倒闭或企业破产停业。
出处:茅盾《子夜》五:“现在他们维持不下,难免要弄到关门大吉,那也是中国工业的损失。”
5、冰消瓦解 bīng xiāo wǎ jiě
释义:冰消瓦解 冰消:像冰一样融化;瓦解:指事物的崩溃或分裂。像冰融化了;瓦分解一样。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晋 成公绥《云赋》:“于是玄风仰散,归云四旋,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6、大江东去 dà jiāng dōng qù
释义:大江东去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出处: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寿终正寝 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释义:寿终正寝 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房的正屋。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1回:“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8、戛然而止 jiá rán ér zhǐ
释义:戛然而止 戛然:像声词。声音突然停止。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满场生旦净末,同声一个曲牌,也听不来南腔北调,只觉得如出一口。唱了几套,戛然而止。”
9、日落西山 rì luò xī shān
释义:日落西山 太阳迫近西山;快要落下。也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处:《上唐书 音乐志》:“'栖鸟夜飞',沉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败前,思归京师,故歌和云:'日落西山还去来。'”
10、止戈散马 zhǐ gē sàn mǎ
释义:止戈散马 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出处:《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
11、灰飞烟灭 huī fēi yān miè
释义:灰飞烟灭 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
出处: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12、烟消云散 yān xiāo yún sàn
释义:烟消云散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出处:元 张养浩《天净沙》曲:“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13、烟消火灭 yān xiāo huǒ miè
释义:烟消火灭 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
14、行将就木 xíng jiāng jiù mù
释义:行将就木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15、错认颜标 cuò rèn yán biāo
释义:错认颜标 形容懵懂浅陋。
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16、鸣金收兵 míng jīn shōu bīng
释义:鸣金收兵 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17、尘埃落定 chen ai luo ding
释义:尘埃落定 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世界杯小组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