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诗人的形容词(形容诗人的好的成语):不可限量,举世无双,举足轻重,儿女英雄,凤泊鸾漂,出神入化,出类拔萃,击钵催诗,力挽狂澜,力能扛鼎,博学多才,呵壁问天,地下修文,多愁善感,德艺双馨,慧业才人,慧业文人,才墨之薮,才高八斗,汗牛充栋,济世之才,浮白载笔,渐入佳境,独当一面,独霸一方,瓜字初分,百代文宗,笔下生花,精益求精,见多识广,词人墨客,词人才子,酒虎诗龙,酒龙诗虎,锦上添花,锦绣前程,附庸风雅,风流韵事,酒社诗坛,持鳌下酒。
1、不可限量 bù kě xiàn liàng
释义: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鲍文卿向知府着实赞这季少爷将来不可限量。”
2、举世无双 jǔ shì wú shuāng
释义:举世无双 举: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出处:清 钱牧斋《钱牧斋尺牍 答定海县张绍谦》:“治行比憺惟之卓鲁,举世无双。”
3、举足轻重 jǔ zú qīng zhòng
释义:举足轻重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4、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5、凤泊鸾漂 fèng bó luán piāo
释义:凤泊鸾漂 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出处: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6、出神入化 chū shén rù huà
释义:出神入化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7、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释义:出类拔萃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击钵催诗 jī bō cuī shī
释义:击钵催诗 指限时成诗。比喻诗才敏捷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9、力挽狂澜 lì wǎn kuáng lán
释义:力挽狂澜 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10、力能扛鼎 lì néng gāng dǐng
释义:力能扛鼎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11、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12、呵壁问天 hē bì wèn tiān
释义:呵壁问天 呵:大声呵斥;问天:向天发问。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出处:汉 王逸《天问序》:“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
13、地下修文 dì xià xiū wén
释义:地下修文 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出处:《太平御览》卷八八引王隐《晋书》:“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
14、多愁善感 duō chóu shàn gǎn
释义:多愁善感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15、德艺双馨 dé yì shuāng xīn
释义:德艺双馨 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出处:《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16、慧业才人 huì yè cái rén
释义:慧业才人 见“慧业文人”。
出处:刘师培《文说》:“别有慧业才人,创造险语,鬼斧默运,奇句自矜。”
17、慧业文人 huì yè wén rén
释义:慧业文人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出处:《宋书 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
18、才墨之薮 cái mò zhī sǒu
释义:才墨之薮 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出处:清 龚自珍《书金伶》:“噫!江东才墨之薮,楼池船楫之观,灯洒之娱,春晨秋夕之游,美人公子,怜才好色,姚冶跌逿之乐,当我生之初,颇有存焉者矣。”
19、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20、汗牛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
释义:汗牛充栋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出处: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21、济世之才 jì shì zhī cái
释义:济世之才 济:救。具有拯救时世的才能。形容极有政治才能。
出处:唐 杜甫《奉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22、浮白载笔 fú bái zǎi bǐ
释义:浮白载笔 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23、渐入佳境 jiàn rù jiā jìng
释义:渐入佳境 佳境:美好的境界。逐渐进入美好境界。比喻情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晋书 文苑传 顾恺之》:“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24、独当一面 dú dāng yī miàn
释义:独当一面 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25、独霸一方 dú bà yī fāng
释义:独霸一方 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26、瓜字初分 guā zì chū fēn
释义:瓜字初分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出处:南朝·宋·吴声歌曲《碧玉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27、百代文宗 bǎi dài wén zōng
释义: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出处:《晋书 陆机陆云传论》:“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高蹑王(王粲)刘(刘桢),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28、笔下生花 bǐ xià shēng huā
释义: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出处:《花城》1980年第7期:“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观点抓例子罢了。”
29、精益求精 jīng yì qiú jīng
释义:精益求精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30、见多识广 jiàn duō shí
释义:见多识广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31、词人墨客 cí rén mò kè
释义:词人墨客 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馆娃宫、铜雀台,惹了多少词人墨客嗟呀嘲诮。”
32、词人才子 cí rén cái zǐ
释义:词人才子 词人:同“辞人”,工于文辞的人;才子:富有文才的人。泛指有才华的文人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
33、酒虎诗龙 jiǔ hǔ shī lóng
释义:酒虎诗龙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出处:清·丘逢甲《东山酒楼次柳汀韵》:“狂饮且共楼头醉,酒虎诗龙各自豪。”
34、酒龙诗虎 jiǔ lóng shī hǔ
释义:酒龙诗虎 见“酒虎诗龙”。
出处:清·丘逢甲《饮镇平都司署赏菊为题宋人所画报捷图》诗:“粤水闽山文武会,酒龙诗虎主宾才。”
35、锦上添花 jǐn shàng tiān huā
释义:锦上添花 在锦锻上面又添小绣花。形容好上加好。
出处:宋 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36、锦绣前程 jǐn xiù qián chéng
释义:锦绣前程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前程:前途。形容美好的前途。
出处:元 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想着咱锦绣前程,十分恩爱。”
37、附庸风雅 fù yōng fēng yǎ
释义:附庸风雅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引申为吟诗缀文之类的事和文士学者的风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偏去结交文人学者;参与文化活动;借以装点门面;扮出有教养;有风度;斯文儒雅的样子。
出处:清 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
38、风流韵事 fēng liú yùn shì
释义:风流韵事 韵:风致;情趣。原指风雅而有情趣的事;即旧时文人骚客诗歌唱和、琴棋书画一类活动。现多指男女相爱婚配之类的趣事;也指男女私情。
出处:清 王韬《瀛壖杂志》:“人各却步立,不敢询姓氏,及移烛烛之,则倩扶也。一座哗然,此亦风流之韵事,扁平之佳话。”
39、酒社诗坛 jiǔ shè shī tán
释义:酒社诗坛 酒社:酒友所成立的团体;诗坛:诗人会聚的场所。指文人墨客相约在一起饮酒作诗的组织。
出处:宋·苏轼《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酒社我为敌,诗坛子有功。"
40、持鳌下酒 chí áo xià jiǔ
释义:持鳌下酒 旧指文人嗜蟹嗜酒,逃避现实。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一手持蟹鳌,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