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诗人的形容词(古诗中形容诗人的成语):七步之才,七步成章,七步成诗,俳优畜之,儿女英雄,克己奉公,公而忘私,凤泊鸾漂,出淤泥而不染,击钵催诗,呵壁问天,地下修文,墨客骚人,多愁善感,大公无私,奉公克己,廉洁奉公,慧业才人,慧业文人,才墨之薮,浮白载笔,瓜字初分,留取丹心照汗青,百代文宗,秉公无私,笔下生花,粉身碎骨,粉骨碎身,词人墨客,词人才子,酒虎诗龙,酒龙诗虎,附庸风雅,鞠躬尽瘁,风流韵事,飘零书剑,鸾飘凤泊,抹月秕风,酒社诗坛,持鳌下酒。
1、七步之才 qī bù zhī cái
释义:七步之才 形容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七步成章 qī bù chéng zhāng
释义:七步成章 同“七步成诗”。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3、七步成诗 qī bù chéng shī
释义:七步成诗 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与「七步成章」义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4、俳优畜之 pái yōu xù zhī
释义:俳优畜之 俳优:旧指演戏的人;畜:畜养。当作演戏逗乐来畜养他。指古时皇帝对文人的态度
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俳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5、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6、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释义:克己奉公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7、公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公而忘私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出处: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8、凤泊鸾漂 fèng bó luán piāo
释义:凤泊鸾漂 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出处: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9、出淤泥而不染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释义: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处:宋 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10、击钵催诗 jī bō cuī shī
释义:击钵催诗 指限时成诗。比喻诗才敏捷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11、呵壁问天 hē bì wèn tiān
释义:呵壁问天 呵:大声呵斥;问天:向天发问。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出处:汉 王逸《天问序》:“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
12、地下修文 dì xià xiū wén
释义:地下修文 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出处:《太平御览》卷八八引王隐《晋书》:“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
13、墨客骚人 mò kè sāo rén
释义:墨客骚人 墨客:文人;骚人:诗人。泛指文人
出处:唐·韩愈《祭薛中丞文》:“诗人墨客,争讽新篇。”
14、多愁善感 duō chóu shàn gǎn
释义:多愁善感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15、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6、奉公克己 fèng gōng kè jǐ
释义:奉公克己 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出处:《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17、廉洁奉公 lián jié fèng gōng
释义:廉洁奉公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18、慧业才人 huì yè cái rén
释义:慧业才人 见“慧业文人”。
出处:刘师培《文说》:“别有慧业才人,创造险语,鬼斧默运,奇句自矜。”
19、慧业文人 huì yè wén rén
释义:慧业文人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出处:《宋书 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
20、才墨之薮 cái mò zhī sǒu
释义:才墨之薮 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出处:清 龚自珍《书金伶》:“噫!江东才墨之薮,楼池船楫之观,灯洒之娱,春晨秋夕之游,美人公子,怜才好色,姚冶跌逿之乐,当我生之初,颇有存焉者矣。”
21、浮白载笔 fú bái zǎi bǐ
释义:浮白载笔 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22、瓜字初分 guā zì chū fēn
释义:瓜字初分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出处:南朝·宋·吴声歌曲《碧玉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23、留取丹心照汗青 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
释义: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赤红的心,比喻忠心;汗青:指历史书册。留取这颗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出处: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4、百代文宗 bǎi dài wén zōng
释义: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出处:《晋书 陆机陆云传论》:“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高蹑王(王粲)刘(刘桢),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25、秉公无私 bǐng gōng wú sī
释义:秉公无私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26、笔下生花 bǐ xià shēng huā
释义: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出处:《花城》1980年第7期:“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观点抓例子罢了。”
27、粉身碎骨 fěn shēn suì gǔ
释义:粉身碎骨 全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
出处: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28、粉骨碎身 fěn gǔ suì shēn
释义:粉骨碎身 指身躯粉碎,牺牲生命。
出处: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兰孙道:‘相公、夫人正是重生父母,虽粉骨碎身,无可报答。’”
29、词人墨客 cí rén mò kè
释义:词人墨客 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馆娃宫、铜雀台,惹了多少词人墨客嗟呀嘲诮。”
30、词人才子 cí rén cái zǐ
释义:词人才子 词人:同“辞人”,工于文辞的人;才子:富有文才的人。泛指有才华的文人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
31、酒虎诗龙 jiǔ hǔ shī lóng
释义:酒虎诗龙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出处:清·丘逢甲《东山酒楼次柳汀韵》:“狂饮且共楼头醉,酒虎诗龙各自豪。”
32、酒龙诗虎 jiǔ lóng shī hǔ
释义:酒龙诗虎 见“酒虎诗龙”。
出处:清·丘逢甲《饮镇平都司署赏菊为题宋人所画报捷图》诗:“粤水闽山文武会,酒龙诗虎主宾才。”
33、附庸风雅 fù yōng fēng yǎ
释义:附庸风雅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引申为吟诗缀文之类的事和文士学者的风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偏去结交文人学者;参与文化活动;借以装点门面;扮出有教养;有风度;斯文儒雅的样子。
出处:清 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
34、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35、风流韵事 fēng liú yùn shì
释义:风流韵事 韵:风致;情趣。原指风雅而有情趣的事;即旧时文人骚客诗歌唱和、琴棋书画一类活动。现多指男女相爱婚配之类的趣事;也指男女私情。
出处:清 王韬《瀛壖杂志》:“人各却步立,不敢询姓氏,及移烛烛之,则倩扶也。一座哗然,此亦风流之韵事,扁平之佳话。”
36、飘零书剑 piāo líng shū jiàn
释义:飘零书剑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6回:“如今虽是飘零书剑,家里也还有一百亩田,三四带房子住着。”
37、鸾飘凤泊 luán piāo fèng bó
释义:鸾飘凤泊 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出处: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38、抹月秕风 mǒ yuè pī fēng
释义:抹月秕风 意思是用风月当菜肴。这是文人表示家贫没有东西待客的风趣说法,
出处: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批风。"
39、酒社诗坛 jiǔ shè shī tán
释义:酒社诗坛 酒社:酒友所成立的团体;诗坛:诗人会聚的场所。指文人墨客相约在一起饮酒作诗的组织。
出处:宋·苏轼《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酒社我为敌,诗坛子有功。"
40、持鳌下酒 chí áo xià jiǔ
释义:持鳌下酒 旧指文人嗜蟹嗜酒,逃避现实。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一手持蟹鳌,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