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不相信别人的四字词语(形容不信他人的成语):三缄其口,不置可否,东猜西疑,信口雌黄,儿女英雄,半信不信,半信半疑,半疑半信,妖言惑众,将信将疑,戒备森严,教条主义,有备无患,朝秦暮楚,杯弓蛇影,满腹狐疑,疑信参半,疑神疑鬼,若存若亡,草木皆兵,难以置信,顾虑重重,鬼话连篇,郑人实履,废耳任目,内外有别。
1、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释义:三缄其口 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出处: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2、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
释义: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3、东猜西疑 dōng cāi xī yí
释义:东猜西疑 谓胡乱猜疑。
出处:沙汀《柳永慧》:“当我正在东猜西疑的时候,拖拉机忽然停在我的身旁,柳永慧把我叫上去了。”
4、信口雌黄 xìn kǒu cí huáng
释义:信口雌黄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出处: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5、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6、半信不信 bàn xìn bù xìn
释义:半信不信 指不完全相信。
出处: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7、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释义:半信半疑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8、半疑半信 bàn yí bàn xìn
释义:半疑半信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出处: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9、妖言惑众 yāo yán huò zhòng
释义:妖言惑众 妖言:没有事实根据的;荒诞离奇的话;惑:迷乱。用骗人的话蛊惑群众。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眭弘传》:“妄设妖言惑众,大逆不道。”
10、将信将疑 jiāng xìn jiāng yí
释义:将信将疑 将:又;且。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形容对事物的看法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出处: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11、戒备森严 jiè bèi sēn yán
释义:戒备森严 戒备:警戒防备;森严:严肃;严密。指警戒防备极其森严。
出处:《国语 晋三》:“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12、教条主义 jiào tiáo zhǔ yì
释义:教条主义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13、有备无患 yǒu bèi wú huàn
释义:有备无患 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4、朝秦暮楚 zhāo qín mù chǔ
释义:朝秦暮楚 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倒向楚国。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明 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15、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释义:杯弓蛇影 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出处:清 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16、满腹狐疑 mǎn fù hú yí
释义:满腹狐疑 一肚子的疑惑。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公子听如此说,便不好问,只是未免满腹狐疑。”
17、疑信参半 yí xìn cān bàn
释义:疑信参半 怀疑相信各占一半。
出处:宋 魏了翁《江陵别安抚书》:“少之时,有言人之簠簋不饰者,辄咎其诬人;迨稍涉世,疑信参半,今则信其有是人也。”
18、疑神疑鬼 yí shén yí guǐ
释义:疑神疑鬼 形容神经过敏;总是没有根据地胡乱猜疑。
出处: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19、若存若亡 ruò cún ruò wáng
释义:若存若亡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20、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释义:草木皆兵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21、难以置信 nán yǐ zhì xìn
释义: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出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22、顾虑重重 gù lǜ chóng chóng
释义:顾虑重重 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出处:孙犁《文事琐谈》:“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23、鬼话连篇 guǐ huà lián piān
释义:鬼话连篇 鬼话:不真实的话。连篇:一篇接一篇。满口说的全是蒙骗人的胡言乱语。
出处:蔡东藩《前汉演义》第四回:“鬼话连篇,捏造出许多洞府,许多法术。”
24、郑人实履 zhèng rén shí lǚ
释义:郑人实履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25、废耳任目 fèi ěr rèn mù
释义:废耳任目 废:放弃;任:信任。放弃了耳朵,信任眼睛。指不相信别人的意见,只凭信自己眼见的现象。
出处: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又叹执事者所守异于人人,废耳任目,华实不兼。"
26、内外有别 nèi wài yǒu bié
释义:内外有别 内部、外部应该有严格的区别。
出处:清·明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故男女授受不亲,家庭内外有别,此王制也,此古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