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字是船的成语(第二个字是舟的成语):刻舟求剑,南船北马,同舟共命,同舟共济,同舟敌国,同舟而济,同舟遇风,同船合命,吞舟之鱼,吞舟是漏,回船转舵,契船求剑,孤舟独桨,推舟于陆,柏舟之节,柏舟之誓,毁舟为杕,泥船渡河,焚舟破釜,移船就岸,草船借箭,虚舟飘瓦,虚船触舟,覆舟之戒,载舟覆舟,楼船箫鼓,麦舟之赠,移船就泊,同舟之惧,敌国同舟。
1、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释义:刻舟求剑 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南船北马 nán chuán běi mǎ
释义:南船北马 南方人善于驾船,北方人善于骑马。指各人均有所长
出处:唐·孟郊《送从最校书简南归》:“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
3、同舟共命 tóng zhōu gòng mìng
释义:同舟共命 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二回:“占光又催着道:‘我们此刻,统共一十四个人,真正同舟共命,务求大家想个法子,脱了干系才好。’”
4、同舟共济 tóng zhōu gòng jì
释义:同舟共济 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5、同舟敌国 tóng zhōu dí guó
释义:同舟敌国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6、同舟而济 tóng zhōu ér jì
释义:同舟而济 济:渡水。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7、同舟遇风 tóng zhōu yù fēng
释义:同舟遇风 比喻同遭逆境。
出处: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
8、同船合命 tóng chuán hé mìng
释义:同船合命 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2回:“一齐扯住了宗爷的衣服道:‘老元戎,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
9、吞舟之鱼 tūn zhōu zhī yú
释义:吞舟之鱼 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出处:《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10、吞舟是漏 tūn zhōu shì lòu
释义:吞舟是漏 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出处:《南史·陈庆之传》:“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11、回船转舵 huí chuán zhǎn duò
释义:回船转舵 行船遇事的回原路。比喻掉转话头,缓和僵局。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见他有咈然不悦之意,即忙回船转舵道:‘大官人莫要性急,且请坐下,再细细商议。’”
12、契船求剑 qì chuán qiú jiàn
释义:契船求剑 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语本《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后汉书·张衡传》:“世易俗异,事执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
出处:语本《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3、孤舟独桨 gū zhōu dú jiǎng
释义:孤舟独桨 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出处:京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怎能够光凭这一家仇恨,个人勇敢、孤舟独桨、匹马单枪?”
14、推舟于陆 tuī zhōu yú lù
释义:推舟于陆 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15、柏舟之节 bǎi zhōu zhī jié
释义:柏舟之节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之誓”。
出处:宋 朱熹《与陈师中书》:“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
16、柏舟之誓 bǎi zhōu zhī shì
释义:柏舟之誓 誓:盟约,诺言。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
出处:《诗经 鄘风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17、毁舟为杕 huǐ zhōu wéi duò
释义:毁舟为杕 杕,通“舵”。将船改成舵。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
出处:《淮南子 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18、泥船渡河 ní chuán dù hé
释义:泥船渡河 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出处:《三慧经》:“人在世间,譬如乘泥船渡河,当浮渡船且坏,人身如泥船不可久。”
19、焚舟破釜 fén zhōu pò fǔ
释义:焚舟破釜 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出处:南朝·颜竣《为世祖檄京邑》:“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芜湖,入据云阳。”
20、移船就岸 yí chuán jiù àn
释义:移船就岸 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不愁不先到手。”
21、草船借箭 cǎo chuǎn jiè jiàn
释义:草船借箭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22、虚舟飘瓦 xū zhōu piāo wǎ
释义:虚舟飘瓦 比喻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者,必无怨色。”
23、虚船触舟 xū chuán chù zhōu
释义:虚船触舟 虚:空;舟:船。比喻虚心可以远离灾祸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水》:“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
24、覆舟之戒 fù zhōu zhī jiè
释义:覆舟之戒 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出处: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25、载舟覆舟 zài zhōu fù zhōu
释义:载舟覆舟 载:承载;覆:颠覆;倾覆。民众如同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的作用。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26、楼船箫鼓 lóu chuán xiāo gǔ
释义:楼船箫鼓 乘坐楼船,吹箫击鼓。楼船:有楼饰的游船。
出处:明·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
27、麦舟之赠 mài zhōu zhī zèng
释义:麦舟之赠 麦:麦子;舟:船。以一船麦子作为赠品。指助人丧葬的费用。
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十:"尧夫以所载麦舟付之。到家,文正曰:‘东吴见故旧乎?’曰:‘曼卿为三丧未举,方滞舟丹阳。’公曰:‘何不以麦舟与之?’尧夫曰:‘?坟之矣。’"
28、移船就泊 yí chuán jiù bó
释义:移船就泊 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
29、同舟之惧 tóng zhōu zhī jù
释义:同舟之惧 比喻共同为某事而忧虑、畏惧。
出处:《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外内齐虑,有同舟这惧,虽不能终自保完,犹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外矣。"
30、敌国同舟 dí guó tóng zhōu
释义:敌国同舟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