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有道德修养的四字词语(形容道德修养成语):不磷不缁,不耻下问,修身养性,偷工减料,克己奉公,冰魂素魄,冰魂雪魄,刚毅木讷,卑鄙无耻,卑鄙龌龊,卑陋龌龊,古道热肠,各有所好,坚强不屈,大义灭亲,威风凛凛,学以致用,寒冬腊月,岁寒知松柏,心术不正,新人新事,浑金璞玉,淑质英才,清正廉洁,狐鼠之徒,琨玉秋霜,璞玉浑金,童叟无欺,聪明正直,良金美玉,苍松翠柏,蕙心纨质,薮中荆曲,见义勇为,谦虚谨慎,金玉其质,铁面无私,闻鸡起舞,龙生九子,材德兼备。
1、不磷不缁 bù lín bù zī
释义:不磷不缁 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
出处:语出《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
2、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3、修身养性 xiū shēn yǎng xìng
释义:修身养性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陶冶心性
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25回:“喝了一碗茶,把碗往地下一扔,说:‘可不必生气,出家人修身养性。’”
4、偷工减料 tōu gōng jiǎn liào
释义:偷工减料 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
5、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释义:克己奉公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6、冰魂素魄 bīng hún sù pò
释义:冰魂素魄 形容清白纯洁的品质。
出处: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四折:“俺本是广寒宫冰魂素魄,怎比那阎浮世浊骨凡胎。”
7、冰魂雪魄 bīng hún xuě pò
释义:冰魂雪魄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8、刚毅木讷 gāng yì mù nè
释义:刚毅木讷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9、卑鄙无耻 bēi bǐ wú chǐ
释义:卑鄙无耻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10、卑鄙龌龊 bēi bǐ wò chuò
释义:卑鄙龌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出处: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11、卑陋龌龊 bēi lòu wò chuò
释义:卑陋龌龊 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
出处: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追悼》:“他们那种卑陋龌龊的性质,终久是改不了的!”
12、古道热肠 gǔ dào rè cháng
释义:古道热肠 指待人真诚、热情。
出处: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13、各有所好 gè yǒu suǒ hào
释义:各有所好 好: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只应听其自然。
出处:唐·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缅怀云岩路,欲往无由缘;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
14、坚强不屈 jiān qiáng bù qū
释义:坚强不屈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15、大义灭亲 dà yì miè qīn
释义:大义灭亲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16、威风凛凛 wēi fēng lǐn lǐn
释义:威风凛凛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17、学以致用 xué yǐ zhì yòng
释义: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出处: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18、寒冬腊月 hán dōng là yuè
释义: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 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19、岁寒知松柏 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释义:岁寒知松柏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出处:《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0、心术不正 xīn shù bù zhèng
释义:心术不正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宫曰:‘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21、新人新事 xīn rén xīn shì
释义:新人新事 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
出处:老舍《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全国各处的工厂里、农村里、部队里、学校里、商店里、家庭里都有新人新事出现吗?”
22、浑金璞玉 hún jīn pú yù
释义:浑金璞玉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处:南朝 梁元帝《为东宫荐石门侯启》:“点漆凝脂,事逾卫玠;浑金璞玉,才匹山涛。”
23、淑质英才 shū zhì yīng cái
释义:淑质英才 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出处:《后汉书·祢衡传》:“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24、清正廉洁 qīng zhèng lián jié
释义:清正廉洁 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出处: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
25、狐鼠之徒 hú shǔ zhī tú
释义:狐鼠之徒 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
26、琨玉秋霜 kūn yù qiū shuāng
释义:琨玉秋霜 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论》:“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27、璞玉浑金 pú yù hún jīn
释义:璞玉浑金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28、童叟无欺 tóng sǒu wú qī
释义:童叟无欺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29、聪明正直 cōng míng zhèng zhí
释义:聪明正直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出处:《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30、良金美玉 liáng jīn měi yù
释义:良金美玉 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出处:《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31、苍松翠柏 cāng sōng cuì bǎi
释义:苍松翠柏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32、蕙心纨质 huì xīn wán zhì
释义:蕙心纨质 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出处: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33、薮中荆曲 sǒu zhōng jí qǔ
释义:薮中荆曲 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34、见义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释义:见义勇为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35、谦虚谨慎 qiān xū jǐn shèn
释义: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36、金玉其质 jīn yù qí zhì
释义:金玉其质 质:本质,品质。指人的品质高洁。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
37、铁面无私 tiě miàn wú sī
释义: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38、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释义:闻鸡起舞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出处:《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39、龙生九子 lóng shēng jiǔ zǐ
释义:龙生九子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出处:明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 龙生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40、材德兼备 cái dé jiān bèi
释义:材德兼备 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出处:《禅真逸史》前言:"路上为民除害,以武艺高强、材德兼备,[林时茂]被荐为建康宝刹妙相寺副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