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生活很穷的词语(形容生活极为穷苦成语):不名一钱,两手空空,为人作嫁,乞哀告怜,倾家荡产,卖儿鬻女,啼饥号寒,天灾人祸,家贫如洗,挨饿受冻,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济苦怜贫,灰头土脸,瓮牖绳枢,矜贫救厄,穷困潦倒,筚门闺窦,箪食瓢饮,绳床瓦灶,缺吃少穿,缺吃短穿,缺衣少食,蓬荜生辉,蓬门筚户,蓬门荜户,贫无立锥,贫病交加,贫病交攻,赤贫如洗,身无分文,辛辛苦苦,陋巷箪瓢,食不果腹,食藿悬鹑,餐风宿露,饥寒交切,饥肠辘辘,鹑衣鹄面,居徒四壁。
1、不名一钱 bù míng yī qián
释义:不名一钱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2、两手空空 liǎng shǒu kōng kōng
释义:两手空空 两只手都没有一点东西。指没有一点钱或财产。
出处:清 袁枚《子不语》:“我客死于此,两手空空。”
3、为人作嫁 wèi rén zuò jià
释义:为人作嫁 原指贫穷人家的女儿没钱置备嫁妆;却年年为别人缝制嫁衣。后比喻白白为别人操劳;自己一无所得。
出处: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4、乞哀告怜 qǐ āi gào lián
释义:乞哀告怜 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出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5、倾家荡产 qīng jiā dàng chǎn
释义:倾家荡产 倾:倒出;荡:弄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了。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6、卖儿鬻女 mài ér yù nǚ
释义:卖儿鬻女 鬻:卖。指穷困到极点;无法养家糊口;维持生活;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7、啼饥号寒 tí jī háo hán
释义:啼饥号寒 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8、天灾人祸 tiān zāi rén huò
释义:天灾人祸 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出处: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9、家贫如洗 jiā pín rú xǐ
释义:家贫如洗 家里穷得像水冲洗过一样;什么都没有。形容贫穷到了极点。
出处: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小生幼习儒业,颇读诗书,争奈家贫如洗。”
10、挨饿受冻 ái è shòu dòng
释义:挨饿受冻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救济费’。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
11、民不聊生 mín bù liáo shēng
释义:民不聊生 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12、流离失所 liú lí shī suǒ
释义:流离失所 流离: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离散;无处安身。
出处:《金史 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
13、济苦怜贫 jì kǔ lián pín
释义:济苦怜贫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出处: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14、灰头土脸 huī tóu tǔ liǎn
释义:灰头土脸 谓面容污秽。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15、瓮牖绳枢 wèng yǒu shéng shū
释义:瓮牖绳枢 牖:窗子;枢:门的转轴。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上:“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6、矜贫救厄 jīn pín jiù è
释义:矜贫救厄 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
出处: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17、穷困潦倒 qióng kùn liáo dǎo
释义:穷困潦倒 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出处: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筚门闺窦 bì mén guī dòu
释义:筚门闺窦 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杜预注:“筚门,柴门;闺窦,小户,穿壁为户,上锐下方,状如圭也。”
19、箪食瓢饮 dān shí piáo yǐn
释义:箪食瓢饮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指贫苦的生活。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0、绳床瓦灶 shéng chuáng wǎ zào
释义:绳床瓦灶 用绳子结成床;用瓦片凑成灶。形容家具很简陋;陈设非常简单;生活十分贫困。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
21、缺吃少穿 quē chī xhǎo chuān
释义:缺吃少穿 指衣食困乏。亦作“缺吃短穿”。
出处:?
22、缺吃短穿 quē chī duǎn chuān
释义:缺吃短穿 指衣食困乏。同“缺吃少穿”。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三:“赤贫户缺吃短穿,多分粮食和衣裳,还得分劈硬实的牲口。”
23、缺衣少食 quē yī shǎo shí
释义:缺衣少食 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出处:明李贽《焚书 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24、蓬荜生辉 péng bì shēng huī
释义:蓬荜生辉 篷筚:用草、荆条等编成的门户;借以代简陋的房屋。使自家的破屋子也增生了光辉。一般用作自己家里的谦词。
出处:宋 王柏《回赵星诸书》:“专使远临,俯授宝帖,联题累牍,蓬荜生光。”
25、蓬门筚户 péng mén bì hù
释义:蓬门筚户 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出处:《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26、蓬门荜户 péng mén bì hù
释义:蓬门荜户 用树枝、草等做成的房子。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27、贫无立锥 pín wú lì zhuī
释义:贫无立锥 穷得连插锥子的地方都没有。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富者田连阡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28、贫病交加 pín bìng jiāo jiā
释义:贫病交加 交:一齐;同时;加:压上。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29、贫病交攻 pín bìng jiāo gōng
释义:贫病交攻 见“贫病交迫”。
出处: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入春以来,贫病交攻,更无一日好况。”
30、赤贫如洗 chì pín rú xǐ
释义:赤贫如洗 赤贫:穷得一无所有。穷得如同被水洗过一样;什么也没有了。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1回:“老人家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仍然赤贫如洗。”
31、身无分文 shēn wú fēn wén
释义:身无分文 形容非常贫穷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32、辛辛苦苦 xīn xīn kǔ kǔ
释义:辛辛苦苦 辛辣艰苦。比喻艰难困苦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见那守分的一日辛辛苦苦,巴着生理,不能勾近得多少钱。”
33、陋巷箪瓢 lòu xiàng dān piáo
释义:陋巷箪瓢 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事,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4、食不果腹 shí bù guǒ fù
释义:食不果腹 果:充实。吃不饱肚子。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適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5、食藿悬鹑 shí huò xuán chún
释义:食藿悬鹑 谓生活穷苦。食藿,以豆叶为食;悬鹑,衣衫褴褛,似鹑鸟悬垂的秃尾。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臣今幸沽朱绂,而保安子天佑食藿悬鹑,臣窃愧之。”
36、餐风宿露 cān fēng sù lù
释义:餐风宿露 宿:住宿,过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元 杨暹《西游记》第五本第20出:“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撺断,受驱驰百万端。”
37、饥寒交切 jī hán jiāo qiē
释义:饥寒交切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38、饥肠辘辘 jī cháng lù lù
释义:饥肠辘辘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39、鹑衣鹄面 chún yī hú miàn
释义:鹑衣鹄面 破烂的衣服,瘦削的面形。形容穷苦落魄之状。
出处:清·捧花生《画舫馀谭》:“尝见某者,鹑衣鹄面,行泮宫前。”
40、居徒四壁 jū tú sì bì
释义:居徒四壁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