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人只做不说的词语(形容只做不说的成语):不切实际,信口开合,信口开河,光说不练,加油加醋,华而不实,口若悬河,坐而论道,埋头苦干,夸夸其谈,引喻失义,心中有数,支支吾吾,无济于事,有口难分,有口难言,望梅止渴,没完没了,滔滔不绝,点手划脚,画饼充饥,眼高手低,碍口识羞,空言无补,纸上谈兵,胸有成竹,脚踏实地,言颠语倒,轻描淡写,远水救不了近火,远水救不得近火,随口乱说,难言之隐,心知肚明,词不逮理。
1、不切实际 bù qiē shí jì
释义:不切实际 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2、信口开合 xìn kǒu kāi hé
释义:信口开合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3、信口开河 xìn kǒu kāi hé
释义: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4、光说不练 guāng shuō bù liàn
释义:光说不练 指只会说而不干实事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章:“那是天桥的把戏,光说不练。”
5、加油加醋 jiā yóu jiā cù
释义:加油加醋 为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说话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出处:赵树理《写作前后》:“有创作才能的人,也把现实中的特殊人物、特殊事件加以表扬或抨击,加油加醋说给人听。”
6、华而不实 huá ér bù shí
释义:华而不实 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7、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释义:口若悬河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8、坐而论道 zuò ér lùn dào
释义:坐而论道 论道:谈论道理、学说、主张。坐着谈论各种事理。形容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出处:《周礼 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9、埋头苦干 mái tóu kǔ gàn
释义:埋头苦干 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10、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释义:夸夸其谈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11、引喻失义 yǐn yù shī yì
释义:引喻失义 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心中有数 xīn zhōng yǒu shù
释义:心中有数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13、支支吾吾 zhī zhī wú wú
释义:支支吾吾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14、无济于事 wú jì yú shì
释义:无济于事 济:有益。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比喻不解决问题。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我岂不知贼兵众盛?就带你们同去,亦无济于事。”
15、有口难分 yǒu kǒu nán fēn
释义:有口难分 分:分辩。有嘴难分辩。形容难分辩清楚。
出处: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动不动棍棒临身。直着我有口难分,进退无门。”
16、有口难言 yǒu kǒu nán yán
释义:有口难言 言:说。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说出来。
出处:宋 苏轼《醉醒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17、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释义:望梅止渴 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8、没完没了 méi wán méi le
释义:没完没了 没有完结的意思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19、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20、点手划脚 diǎn shǒu jí jiǎo
释义:点手划脚 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只见知观指点扛棺的,正在那里点手划脚时节,公人就一把擒住了。”
21、画饼充饥 huà bǐng chōng jī
释义:画饼充饥 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22、眼高手低 yǎn gāo shǒu dī
释义:眼高手低 眼高:眼界高;手低:指办事能力低。形容要求的标准高;但实际工作能力低。
出处:清 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
23、碍口识羞 ài kǒu shí xiū
释义:碍口识羞 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24、空言无补 kōng yán wú bǔ
释义:空言无补 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没有帮助
出处: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6回:“众喙哓哓,空言无补。”
25、纸上谈兵 zhǐ shàng tán bīng
释义:纸上谈兵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26、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释义: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7、脚踏实地 jiǎo tà shí dì
释义:脚踏实地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28、言颠语倒 yán diān yǔ dǎo
释义:言颠语倒 说话颠三倒四。
出处:《群音类选·〈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
29、轻描淡写 qīng miáo dàn xiě
释义:轻描淡写 原意是绘画时用浅淡颜色轻轻描绘。形容说话或作文章时对重要的地方淡淡带过。也比喻做事不费力。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这个头陀,尤其凶横异常,怎的姑娘你轻描淡写的就断送了他?”
30、远水救不了近火 yuǎn shuǐ jiù bù liǎo jìn huǒ
释义:远水救不了近火 远距离的水熄灭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缓慢的纠正或抵制邪恶的东西不可能应付紧急的状态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
31、远水救不得近火 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huǒ
释义:远水救不得近火 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
32、随口乱说 suí kǒu luàn shuō
33、难言之隐 nán yán zhī yǐn
释义:难言之隐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出处:清 钱谦益《跋留庵》:“钱氏少为党魁,晚托禅悦,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
34、心知肚明 xin zhi du ming
释义:心知肚明 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
35、词不逮理 cí bù dài lǐ
释义:词不逮理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