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孔子的形容词(形容孔子有哪些成语):不亦乐乎,不以人废言,不好意思,不学无术,不得善终,不慌不忙,不敢问津,不相为谋,不知肉味,不耻下问,不能赞一词,不舍昼夜,不赞一词,不饮盗泉,从心所欲,出何典记,出类拔萃,北辰星拱,博学多才,博文约礼,博施济众,博览群书,博闻强志,博闻强识,哀而不伤,奔走钻营,察言观色,导德齐礼,彻上彻下,成人之美,才高八斗,持危扶颠,曾经沧海,爱之欲其生,爱礼存羊,爱素好古,穿窬之盗,箪食瓢饮,饱食终日,道不同不相为谋。
1、不亦乐乎 bù yì lè hū
释义:不亦乐乎 亦:也;乎: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是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不以人废言 bù yǐ rén fèi yán
释义:不以人废言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不好意思 bù hǎo yì sī
释义:不好意思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出处:?
4、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释义:不学无术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5、不得善终 bù dé shàn zhōng
释义: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6、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释义:不慌不忙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7、不敢问津 bù gǎn wèn jīn
释义: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8、不相为谋 bù xiāng wéi móu
释义:不相为谋 谋:商讨。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9、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11、不能赞一词 bù néng zàn yī cí
释义:不能赞一词 赞一词:说一句话。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12、不舍昼夜 bù shě zhòu yè
释义:不舍昼夜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不赞一词 bù zàn yī cí
释义: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14、不饮盗泉 bù yǐn dào quán
释义:不饮盗泉 比喻为人廉洁。
出处:《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15、从心所欲 cóng xīn suǒ yù
释义:从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6、出何典记 chū hé diǎn jì
释义:出何典记 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借指无稽之谈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边韶》:“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17、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释义:出类拔萃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8、北辰星拱 běi chén xīng gǒng
释义:北辰星拱 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环绕。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9、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20、博文约礼 bó wén yuè lǐ
释义:博文约礼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1、博施济众 bó shī jì zhòng
释义: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22、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释义:博览群书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出处:《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23、博闻强志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博闻强志 博:广博;闻:传闻;志:记住,记忆。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
24、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博闻强识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25、哀而不伤 āi ér bù shāng
释义: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6、奔走钻营 bēn zǒu zuān yíng
释义:奔走钻营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出处:茅盾《动摇》:“他虽然是奔走钻营的惯家,然而和新式女太太打交道,还是第一次。”
27、察言观色 chá yán guān sè
释义:察言观色 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8、导德齐礼 dǎo dé qí lǐ
释义:导德齐礼 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9、彻上彻下 chè shàng chè xià
释义:彻上彻下 彻:贯通。贯通上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颢曰:“夫彻上彻下语。”
30、成人之美 chéng rén zhī měi
释义:成人之美 成:成全;帮助;美:好事。成全别人的好事。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31、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2、持危扶颠 chí wēi fú diān
释义:持危扶颠 扶持危困的局面。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33、曾经沧海 céng jīng cāng hǎi
释义:曾经沧海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出处: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4、爱之欲其生 ài zhī yù qí shēng
释义:爱之欲其生 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35、爱礼存羊 ài lǐ cún yáng
释义:爱礼存羊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36、爱素好古 ài sù hào gǔ
释义:爱素好古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37、穿窬之盗 chuān yú zhī dào
释义:穿窬之盗 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38、箪食瓢饮 dān shí piáo yǐn
释义:箪食瓢饮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指贫苦的生活。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9、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释义: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0、道不同不相为谋 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释义:道不同不相为谋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