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深度有哲理的成语(富有深刻哲理的成语):瞬息即逝,不即不离,不可向迩,世外桃源,亡羊补牢,他山之石,刮目相看,刻舟求剑,功亏一篑,取长补短,唯心主义,塞翁失马,失之交臂,妙手回春,孤家寡人,实事求是,弄巧成拙,急于求成,户枢不蝼,户枢不蠹,教学相长,教条主义,新陈代谢,日积月累,水中捞月,水滴石穿,海纳百川,满盘皆输,电光石火,画蛇添足,盲人摸象,积小致巨,积水成渊,竭泽而渔,聚少成多,聚沙成塔,良莠不分,讳疾忌医,过犹不及。
1、瞬息即逝 shùn xī jí shì
释义:瞬息即逝 瞬:一眨眼;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极短时间;逝:消逝。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逝了。
2、不即不离 bù jí bù lí
释义:不即不离 即:靠近;离:疏远。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本是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也用来表示差不离、不离谱(儿)。
出处:《圆觉经》上卷:“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做梦。”
3、不可向迩 bù kě xiàng ěr
释义:不可向迩 迩:近。不可接近。
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4、世外桃源 shì wài táo yuán
释义:世外桃源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5、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亡羊补牢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6、他山之石 tā shān zhī shí
释义:他山之石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出处:《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7、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释义: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8、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释义:刻舟求剑 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9、功亏一篑 gōng kuī yī kuì
释义:功亏一篑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出处:《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0、取长补短 qǔ cháng bǔ duǎn
释义: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11、唯心主义 wéi xīn zhǔ yì
释义: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是意识、精神的产物,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出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
12、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释义:塞翁失马 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13、失之交臂 shī zhī jiāo bì
释义:失之交臂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双方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14、妙手回春 miào shǒu huí chūn
释义:妙手回春 妙:绝妙;妙手:指技能高超的人;回春:使春天又重新回来;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
出处:唐 司空图《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15、孤家寡人 gū jiā guǎ rén
释义:孤家寡人 三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为这件事,连吓带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变了孤家寡人了。”
16、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释义:实事求是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17、弄巧成拙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释义:弄巧成拙 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出处:宋 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18、急于求成 jí yú qiú chéng
释义:急于求成 急:急切地。急着要取得成功。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19、户枢不蝼 hù shū bù lóu
释义:户枢不蝼 见“户枢不蠹”。
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唐·马总《意林》卷二引作“户枢不蠹”。
20、户枢不蠹 hù shū bù dù
释义:户枢不蠹 枢:门上的转轴;蠹:蛀。指门的转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21、教学相长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释义:教学相长 教学:教和学;长:促进;增加。教和学互相促进。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2、教条主义 jiào tiáo zhǔ yì
释义:教条主义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23、新陈代谢 xīn chén dài xiè
释义:新陈代谢 原指生物体经常地、不断地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现比喻新生事物代替衰亡的旧事物。陈:陈旧的;代:更换;谢:衰亡。
出处:郭沫若《少年时代 黑猫》:“辛亥革命以后,因宦海中起了新陈代谢的宏波,于是政法风更成了狂风。”
24、日积月累 rì jī yuè lěi
释义:日积月累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出处:《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25、水中捞月 shuǐ zhōng lāo yuè
释义:水中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出处: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26、水滴石穿 shuǐ dī shí chuān
释义:水滴石穿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7、海纳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释义:海纳百川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28、满盘皆输 mǎn pán jiē shū
释义:满盘皆输 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29、电光石火 diàn guāng shí huǒ
释义:电光石火 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比喻事物很快消失。也形容速度极快。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 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30、画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释义:画蛇添足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1、盲人摸象 máng rén mō xiàng
释义:盲人摸象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32、积小致巨 jī xiǎo zhì jù
释义:积小致巨 致:达到;巨:大。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小到大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臣闻众小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至显。”
33、积水成渊 jī shuǐ chéng yuān
释义:积水成渊 比喻积小成大。
出处:《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34、竭泽而渔 jié zé ér yú
释义:竭泽而渔 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也比喻残酷榨取。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35、聚少成多 jù shǎo chéng duō
释义:聚少成多 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出处:《汉书 董仲传》:“众少成多,积小致巨。”
36、聚沙成塔 jù shā chéng tǎ
释义:聚沙成塔 聚:聚集。把细沙堆积成高塔。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37、良莠不分 liáng yǒu bù fēn
释义:良莠不分 莠:狗尾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出处:《清史稿 吴杰传》:“未剿遽抚,良莠不分。兵至,相率归诚;兵退,复出焚掠。”
38、讳疾忌医 huì jí jì yī
释义:讳疾忌医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出处: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39、过犹不及 guò yóu bù jí
释义:过犹不及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