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控制的四字词语(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的四字成语):丢魂失魄,丧魂落魄,似醉如痴,六神无主,失魂丧魄,失魂落魄,如痴如狂,如醉如狂,如醉如痴,得意忘形,心惊胆战,心惊胆落,心神不定,无颜落色,精神恍惚,魂不守宅,魂不守舍,褪后趋前。
1、丢魂失魄 diū hún shī pò
释义:丢魂失魄 形容非常惊慌,没头脑,无主见
出处:俞林《在太行山上》:“小范首先从树丛后面猛跳出来,那家伙吓得丢魂失魄,尖叫一声,返身就跑。”
2、丧魂落魄 sàng hún luò pò
释义:丧魂落魄 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出处:管桦《惩罚》:“鬼子山本踉跄了一下,岔开两腿,丧魂落魄地瞥了一眼从死尸堆里露出半个脸的川岛。”
3、似醉如痴 sì zuì rú chī
释义:似醉如痴 犹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处:明 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二折:“着人脑盖天灵碎,唬的他似醉如痴。”
4、六神无主 liù shén wú zhǔ
释义:六神无主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无主: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5、失魂丧魄 shī hún sàng pò
释义:失魂丧魄 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出处:元 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6、失魂落魄 shī hún luò pò
释义:失魂落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7、如痴如狂 rú chī rú kuáng
释义:如痴如狂 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出处:《孽海花》第七回:“倾城士女如痴如狂,一条七里山塘,停满了画船歌舫,真个靓妆藻野,炫服缛川,好不热闹。”
8、如醉如狂 rú zuì rú kuáng
释义:如醉如狂 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出处:《初刻白案惊奇》卷二五:“这些人还指望出张续案,放遭告考,把一个长安子弟,弄得的如醉如狂。”
9、如醉如痴 rú zuì rú chī
释义:如醉如痴 形容神态失常;神思恍惚。
出处:元 关汉卿《石榴花》:“牡丹亭畔人寂寞,恼芳心似醉如痴。”
10、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得意忘形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11、心惊胆战 xīn jīng dǎn zhàn
释义:心惊胆战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出处:元 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12、心惊胆落 xīn jīng dǎn luò
释义:心惊胆落 同“心惊胆战”。
出处:宋·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人有遭之,心惊胆落,震汗如麻。”
13、心神不定 xīn shén bù dìng
释义:心神不定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平妖传》第五回:“这般繁华去处,怕你们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来。”
14、无颜落色 wú yán luò sè
释义:无颜落色 失色,面无人色。
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唬得他无颜落色,惊得他手脚难抬。”
15、精神恍惚 jīng shén huǎng hū
释义:精神恍惚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样子。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16、魂不守宅 hún bù shǒu zhái
释义:魂不守宅 见“魂不守舍”。
出处:三国·魏·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17、魂不守舍 hún bù shǒu shè
释义:魂不守舍 舍:住宅;指人的躯体。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18、褪后趋前 tuì hòu qū qián
释义:褪后趋前 形容前前后后向人献殷勤。
出处:元·贾仲明《荆楚臣重对玉梳记》第三折:"你道是如何发付,我索避着不做。我这里敛袂回身,褪后趋前,眼笑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