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文明礼貌的四字成语(形容文明礼仪的成语):屈己待人,不矜不伐,不骄不躁,举案齐眉,儿女英雄,善气迎人,尔雅温文,屈高就下,干净利落,平易近人,戒骄戒躁,扶老携幼,敬贤礼士,来者不拒,来而不往非礼也,气宇轩昂,父慈子孝,礼仪之邦,礼多人不怪,程门立雪,竭诚相待,落落大方,融会贯通,识礼知书,谦恭下士,谦虚谨慎,谦谦君子,谦逊下士,达官贵人,通书达礼,通情达理,门不停宾,飞扬跋扈,屈尊敬贤,泰而不骄,竭诚以待,扫榻以迎,克恭克顺,情礼兼到,扫径以待。
1、屈己待人 qū jǐ dài rén
释义:屈己待人 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2、不矜不伐 bù jīn bù fá
释义:不矜不伐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出处:《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3、不骄不躁 bù jiāo bù zào
释义:不骄不躁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4、举案齐眉 jǔ àn qí méi
释义:举案齐眉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5、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6、善气迎人 shàn qì yíng rén
释义:善气迎人 善气:和蔼可亲的态度。形容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人。
出处:《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7、尔雅温文 ěr yǎ wēn wén
释义:尔雅温文 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生得眉清目秀,尔雅温文,且又性情蕴藉,聪颖过人。”
8、屈高就下 qū gāo jiù xià
释义:屈高就下 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
9、干净利落 gān jìng lì luò
释义:干净利落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出处: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不是老人家,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
10、平易近人 píng yì jìn rén
释义:平易近人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1、戒骄戒躁 jiè jiāo jiè zào
释义:戒骄戒躁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12、扶老携幼 fú lǎo xié yòu
释义:扶老携幼 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13、敬贤礼士 jìng xián lǐ shì
释义: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14、来者不拒 lái zhě bù jù
释义:来者不拒 对于来的人或送来的物品一概不拒绝。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15、来而不往非礼也 lái ér bù wǎng fēi lǐ yě
释义:来而不往非礼也 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出处:《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6、气宇轩昂 qì yǔ xuān áng
释义:气宇轩昂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17、父慈子孝 fù cí zǐ xiào
释义: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处:《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18、礼仪之邦 lǐ yí zhī bāng
释义:礼仪之邦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19、礼多人不怪 lǐ duō rén bù guài
释义:礼多人不怪 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横竖‘礼多人不怪’,多作两个揖算得什么!”
20、程门立雪 chéng mén lì xuě
释义: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宋史 道学传二 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21、竭诚相待 jié chéng xiāng dài
释义:竭诚相待 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出处: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22、落落大方 luò luò dà fāng
释义:落落大方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23、融会贯通 róng huì guàn tōng
释义: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24、识礼知书 shí lǐ zhī shū
释义:识礼知书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
25、谦恭下士 qiān gōng xià shì
释义:谦恭下士 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出处:《陈书 始兴王伯茂传》:“伯茂性聪敏,好学,谦恭下士。”
26、谦虚谨慎 qiān xū jǐn shèn
释义: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27、谦谦君子 qiān qiān jūn zǐ
释义:谦谦君子 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出处:《周易 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28、谦逊下士 qiān xùn xià shì
释义:谦逊下士 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
29、达官贵人 dá guān guì rén
释义:达官贵人 指地位高的官吏和显赫而有权势的人物。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九卷:“京师都会,好恶万端贵人,达官盈门。”
30、通书达礼 tōng shū dá lǐ
释义:通书达礼 谓通诗书,懂礼仪。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31、通情达理 tōng qíng dá lǐ
释义:通情达理 对事理认识得透彻、明了。指说话、做事很讲情理。通、达:明白、通晓。通达人情事理。
出处:清 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请坐奉茶。”
32、门不停宾 mén bù tíng bīn
释义:门不停宾 宾:宾客。门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出处:《晋书 王浑传》:“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
33、飞扬跋扈 fēi yáng bá hù
释义:飞扬跋扈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出处:《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34、屈尊敬贤 qū zūn jìng xián
释义:屈尊敬贤 放下架子。用尊敬的态度来对待有贤德的人。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
35、泰而不骄 tài ér bù jiāo
释义:泰而不骄 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出处:《论语·尧曰》:"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6、竭诚以待 jié chéng yǐ dài
释义:竭诚以待 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出处: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37、扫榻以迎 sǎo tà yǐ yíng
释义:扫榻以迎 榻:床。把床打扫干净以迎接客人。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出处:《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宋·陆游《寄题徐载叔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38、克恭克顺 kè gōng kè shùn
释义:克恭克顺 克:能够。能够恭敬而顺从,一点也不执拗。
39、情礼兼到 qíng lǐ jiān dào
释义:情礼兼到 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形容真诚有理。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赞》:"敬爱既同,情理兼到。"
40、扫径以待 sǎo jìng yǐ dài
释义:扫径以待 径:小路;待:等待。洒扫庭院的小路,准备欢迎客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