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灰意冷之类的成语(心灰意冷的古文成语):一蹶不振,万念俱灰,兴味索然,兴高采烈,凉了半截,哀莫大于心死,垂头丧气,心如止水,心如死灰,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若死灰,怡然自得,意懒心灰,槁木死灰,灰心丧气,百无聊赖,萎靡不振,麻木不仁,黯然神伤。
- 1、一蹶不振 yī jué bù zhèn - 释义:一蹶不振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 -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 2、万念俱灰 wàn niàn jù huī - 释义:万念俱灰 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万念:一切念头;俱:全;都;灰:灰心;失望。 - 出处:清 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第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 3、兴味索然 xìng wèi suǒ rán - 释义:兴味索然 一点兴趣也没有。索然:毫无兴趣的样子。 - 出处:清 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 4、兴高采烈 xìng gāo cǎi liè - 释义:兴高采烈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出处: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 5、凉了半截 liáng le bàn jié - 释义:凉了半截 比喻非常失望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黛玉听了,凉了半截。看紫鹃推门进来时,尚拿手帕拭眼。” 
- 6、哀莫大于心死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 释义:哀莫大于心死 最可悲的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了。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 7、垂头丧气 chuí tóu sàng qì - 释义:垂头丧气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 - 出处: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 8、心如止水 xīn rú zhǐ shuǐ - 释义:心如止水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 出处: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9、心如死灰 xīn rú sǐ huī - 释义:心如死灰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冯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 10、心灰意冷 xīn huī yì lěng - 释义: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出处: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 11、心灰意懒 xīn huī yì lǎn - 释义:心灰意懒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 出处:元 乔吉《玉交枝 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 12、心若死灰 xīn ruò sǐ huī - 释义:心若死灰 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若然者,正肝胆,遗耳目,心志专于内,通达耦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 13、怡然自得 yí rán zì dé - 释义:怡然自得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 14、意懒心灰 yì lǎn xīn huī - 释义:意懒心灰 犹心灰意懒。 - 出处:元·乔吉《乔梦符小令·玉交枝·头适二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 15、槁木死灰 gǎo mù sǐ huī - 释义:槁木死灰 干枯的树木;冷却的灰烬。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冷漠无情。槁:干枯。 - 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16、灰心丧气 huī xīn sàng qì - 释义:灰心丧气 灰心:心像灭了的死灰;丧气:意气沮丧。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丧失信心。 - 出处:明 吕坤《呻吟语 下 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 17、百无聊赖 bǎi wú liáo lài - 释义:百无聊赖 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寄托。 - 出处: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 18、萎靡不振 wěi mǐ bù zhèn - 释义:萎靡不振 形容意志消沉。萎靡:精神颓丧;不振作;颓唐:消沉;振:振奋。 - 出处:宋 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 
- 19、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 释义: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 20、黯然神伤 àn rán shén shāng - 释义:黯然神伤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