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词语(形容很有知识文化的成语):一般见识,不识之无,儿女英雄,承先启后,用夏变夷,粗俗之辈,美雨欧风,胸中无墨,胸无点墨,识字知书,识文断字,读书种子,雅俗共赏,齐东野语,知文达理,蹶角受化,卖弄才学。
1、一般见识 yī bān jiàn shí
释义:一般见识 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出处: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十三把钥匙都在我手里,我也不和你一般见识。”
2、不识之无 bù shí zhī wú
释义:不识之无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出处: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3、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4、承先启后 chéng xiān qǐ hòu
释义:承先启后 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出处:清 王昶《湖海诗传 尹继善》:“文端公历任封疆,晚归台阁,岁历五十馀载,承先启后,三代平章。”
5、用夏变夷 yòng xià biàn yí
释义:用夏变夷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6、粗俗之辈 cū sú zhī bèi
释义:粗俗之辈 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7、美雨欧风 měi yǔ ōu fēng
释义:美雨欧风 欧:欧洲。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出处:清·秋瑾《精卫石》第五回:“美雨欧风,顿起沉疴宿疾。”
8、胸中无墨 xiōng zhōng wú mò
释义:胸中无墨 胸中没有墨水。比喻学识浅薄
出处:宋·吴子良《林下偶谈》:“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盖亦有据。”
9、胸无点墨 xiōng wú diǎn mò
释义:胸无点墨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旧指人没有文化。点:一点;比喻极小;墨:墨水;比喻学问。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师自赞曰:‘匙桃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空虚揣出骨,恶声赢得满江湖。’”
10、识字知书 shí zì zhī shū
释义:识字知书 谓有文化知识。
出处: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11、识文断字 shí wén duàn zì
释义:识文断字 知晓文字。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12、读书种子 dú shū zhǒng zǐ
释义: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
13、雅俗共赏 yǎ sú gòng shǎng
释义:雅俗共赏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出处:明 孙仁儒《东郭记 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14、齐东野语 qí dōng yě yǔ
释义:齐东野语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15、知文达理 zhī wén dá lǐ
释义:知文达理 知、达:懂得。有文化,讲道理。形容有教养。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16、蹶角受化 juè jiǎo shòu huà
释义:蹶角受化 蹶角:叩头;受化:接受文化。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国人来中国朝贡,接受教化。形容声威极大。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
17、卖弄才学 mài nòng cái xué
释义:卖弄才学 指故意显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5回:"贡生志在卖弄才学,如何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