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有人体名称的词语有哪些(有人体名称的成语):北门南牙,变脸变色,嗤之以鼻,把臂入林,拨嘴撩牙,挨肩擦脸,擦拳抹掌,擦拳磨掌,擦掌磨拳,比手划脚,沉默不语,瞠目结舌,碍手碍脚,碍足碍手,笨嘴拙舌,笨嘴笨舌,聱牙佶屈,聱牙戟口,聱牙诘屈,聱牙诘曲,鼻垩挥斤,鼻塌唇青,鼻塌嘴歪,鼻头出火,鼻孔撩天,鼻孔朝天,鼻孔辽天,鼻息如雷,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鼻肿眼青,鼻青眼乌,鼻青眼紫,鼻青眼肿,鼻青脸肿,鼻青额肿,齿牙之猾,謷牙诘屈,臂有四肘,把臂徐去。
1、北门南牙 běi mén nán yá
释义:北门南牙 北门:指羽林诸将;南牙:指宰相。指文武重臣。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纪中宗神龙元年》:“北门南牙,同心协力。”
2、变脸变色 biàn liǎn biàn sè
释义:变脸变色 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出处:《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听,就变脸变色地发起脾气来。”
3、嗤之以鼻 chī zhī yǐ bí
释义:嗤之以鼻 嗤:讥笑。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出处: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4、把臂入林 bǎ bì rù lín
释义:把臂入林 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5、拨嘴撩牙 bō zuǐ liáo yá
释义:拨嘴撩牙 撩:引逗,挑弄。指挑拨是非,胡言乱语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6、挨肩擦脸 āi jiān cā liǎn
释义:挨肩擦脸 挨:靠近。擦,接触。形容狎昵之状。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65回:“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
7、擦拳抹掌 cā quán mò zhǎng
释义:擦拳抹掌 见“摩拳擦掌”。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场外那一起报喜的,一个个擦拳抹掌的,都在那里盼里头的信。”
8、擦拳磨掌 cā quán mó zhǎng
释义:擦拳磨掌 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
9、擦掌磨拳 cā zhǎng mó quán
释义:擦掌磨拳 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
出处:《西游记》第二二回:“那大圣护了唐僧……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
10、比手划脚 bǐ shǒu huà jiǎo
释义:比手划脚 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出处:杨朔《金字塔夜月》:“老看守却像没听见,紧自比手划脚说。”
11、沉默不语 chén mò bù yǔ
释义:沉默不语 指一言不发
出处:沈从文《沅陵的人》:“这是一群默默无闻沉默不语真正的战士!”
12、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释义:瞠目结舌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13、碍手碍脚 ài shǒu ài jiǎo
释义:碍手碍脚 碍;妨碍;阻碍。指多方受阻;难以顺利做事。也指妨碍他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14、碍足碍手 ài zú ài shǒu
释义:碍足碍手 同“碍手碍脚”。
15、笨嘴拙舌 bèn zuǐ zhuō shé
释义:笨嘴拙舌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16、笨嘴笨舌 bèn zuǐ bèn shé
释义: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17、聱牙佶屈 áo yá jí qū
释义:聱牙佶屈 聱牙:不顺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
18、聱牙戟口 áo yá jǐ kǒu
释义:聱牙戟口 聱牙:不顺口。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出处:《明史 文苑传三 李攀龙》:“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19、聱牙诘屈 áo yá jié qū
释义:聱牙诘屈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出处:清 周亮工《书影》第二卷:“为诗好为聱牙诘屈之语,多不自解。”
20、聱牙诘曲 áo yá jié qū
释义:聱牙诘曲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出处:清 郑相如《汉林四传 开明君传》:“有荐伏生工《尚书》,上诏中大夫晁错至其家,从七岁好口授书文,聱牙诘曲。”
21、鼻垩挥斤 bí è huī jīn
释义:鼻垩挥斤 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
出处:典出《庄子 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22、鼻塌唇青 bí tǎ chún qīng
释义:鼻塌唇青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五回:“想罢再看看严大成,已打得鼻塌唇青,简直不成模样。”
23、鼻塌嘴歪 bí tā zuǐ wāi
释义:鼻塌嘴歪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里禁得萧云仙的弹子打来,打得鼻塌嘴歪,无处躲藏。”
24、鼻头出火 bí tóu chū huǒ
释义:鼻头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出处:《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礔砺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脯,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
25、鼻孔撩天 bí kǒng liáo tiān
释义:鼻孔撩天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宋陆游《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故语云:‘下江者疾走如烟,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劳他二佛打供,了不见一僧坐禅。’”
26、鼻孔朝天 bí kǒng cháo tiān
释义:鼻孔朝天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见“鼻孔撩天”。
27、鼻孔辽天 bí kǒng liáo tiān
释义:鼻孔辽天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见“鼻孔撩天”。
28、鼻息如雷 bí xī rú léi
释义: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出处: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29、鼻端出火 bí duān chū huǒ
释义:鼻端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出处:见“鼻头出火”。
30、鼻端生火 bí duān shēng huǒ
释义:鼻端生火 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出处:语出《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
31、鼻肿眼青 bí zhǒng yǎn qīng
释义:鼻肿眼青 鼻子肿起,眼圈发青。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清 蒲松龄《寒森曲》第五回:“一伙人疾忙扶起,只见他鼻肿眼青。”
32、鼻青眼乌 bí qīng yǎn wū
释义:鼻青眼乌 鼻子发青,眼圈发黑。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古华《水酒湾纪事》:“若不趁早回头……肯定有跌大跤子、鼻青眼乌的时侯。”
33、鼻青眼紫 bí qīng yǎn zǐ
释义:鼻青眼紫 鼻子发青,眼圈发紫。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张石山《甜苣儿》:“果然,没隔几天,场里打麦子的时候,四黑牛找个碴儿,劈头盖脑地把甜苣儿打个鼻青眼紫。”
34、鼻青眼肿 bí qīng yǎn zhǒng
释义:鼻青眼肿 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的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众人齐上,把一个德行之儒做下了个胯下之客,打得鼻青眼肿。”
35、鼻青脸肿 bí qīng liǎn zhǒng
释义:鼻青脸肿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36、鼻青额肿 bí qīng é zhǒng
释义:鼻青额肿 鼻子发青,额头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只有十多岁的娃娃们不知利害,不肯就范,但愿经过几回鼻青额肿的教训后,才不再作超越父母社会级别的轻举妄为。”
37、齿牙之猾 chǐ yá zhī huá
释义:齿牙之猾 见“齿牙为猾”。
出处:唐·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然以忧栗间于多虞,卒成耳环目之塞,道致齿牙之猾。”
38、謷牙诘屈 áo yá jié qū
释义:謷牙诘屈 同“诘屈聱牙”。謷,通“聱”。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畅;謷牙:读起来拗口、别扭。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
出处:语出唐·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
39、臂有四肘 bì yǒu sì zhǒu
释义:臂有四肘 比喻不凡的相貌。
出处:《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
40、把臂徐去 bǎ bì xú qù
释义:把臂徐去 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