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笔记的成语(形容做笔记的成语):乐不可支,亭亭玉立,倾国倾城,其貌不扬,勃然大怒,呆若木鸡,如花似玉,婀娜多姿,容光焕发,弱不禁风,忐忑不安,怒发冲冠,怒目而视,恨之入骨,惊慌失措,愁眉苦脸,提心吊胆,泣不成声,深恶痛绝,漫不经心,潸然泪下,火冒三丈,火眼金睛,热泪盈眶,百感交集,眉清目秀,眉飞色舞,神采奕奕,老态龙钟,蓬头垢面,虎背熊腰,闷闷不乐,面红耳赤,面黄肌瘦,顾虑重重,风度翩翩,骨瘦如柴,鹤发童颜,憨态可掬,失声痛哭。
1、乐不可支 lè bù kě zhī
释义:乐不可支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2、亭亭玉立 tíng tíng yù lì
释义:亭亭玉立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出处:《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3、倾国倾城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释义:倾国倾城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4、其貌不扬 qí mào bù yáng
释义:其貌不扬 其:他的;不扬:不出众。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
出处:唐 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5、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释义:勃然大怒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6、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释义:呆若木鸡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7、如花似玉 rú huā sì yù
释义:如花似玉 像花一样艳丽;像玉一样美好。形容女子容貌十分美丽。
出处: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儿四目相窥,各有春心之意。”
8、婀娜多姿 ē nuó duō zī
释义:婀娜多姿 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
出处: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9、容光焕发 róng guāng huàn fā
释义:容光焕发 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身体健康。面容有神采。形容精神饱满。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绣》:“母亦喜,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10、弱不禁风 ruò bù jīn fēng
释义:弱不禁风 旧时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现指人体质虚弱。
出处:唐 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11、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释义:忐忑不安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12、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释义:怒发冲冠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3、怒目而视 nù mù ér shì
释义:怒目而视 怒目:瞪着发怒的眼睛;视:看。非常愤怒地瞪着双眼看。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
14、恨之入骨 hèn zhī rù gǔ
释义:恨之入骨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出处:晋 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15、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释义:惊慌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16、愁眉苦脸 chóu méi kǔ liǎn
释义:愁眉苦脸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17、提心吊胆 tí xīn diào dǎn
释义:提心吊胆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18、泣不成声 qì bù chéng shēng
释义:泣不成声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19、深恶痛绝 shēn wù tòng jué
释义:深恶痛绝 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20、漫不经心 màn bù jīng xīn
释义:漫不经心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出处: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 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
21、潸然泪下 shān rán lèi xià
释义:潸然泪下 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泪流不止。
出处:宋 马廷鸾《题汪水云诗》:“余展读甲子初作,微有汗出,读至丙子诸作,潸然泪下。”
22、火冒三丈 huǒ mào sān zhàng
释义:火冒三丈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23、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
释义:火眼金睛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24、热泪盈眶 rè lèi yíng kuàng
释义:热泪盈眶 激动的眼泪充满了眼眶。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崇祯继续向祖宗祷告,满怀凄怆,热泪盈眶,几乎忍不住要在祖宗前痛哭一场。”
25、百感交集 bǎi gǎn jiāo jí
释义:百感交集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26、眉清目秀 méi qīng mù xiù
释义:眉清目秀 眉、目:泛指容貌;清、秀:秀丽而不俗气。形容容貌清俊秀丽。
出处:元 李直夫《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孩儿唤做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27、眉飞色舞 méi fēi sè wǔ
释义:眉飞色舞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28、神采奕奕 shén cǎi yì yì
释义: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29、老态龙钟 lǎo tài lóng zhōng
释义:老态龙钟 老态:老年人的体态;龙钟:行动不灵活。形容年老体衰;动作迟缓。
出处:宋 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30、蓬头垢面 péng tóu gòu miàn
释义:蓬头垢面 蓬:蓬草;散乱 ;垢:污秽;脏。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
出处:《魏书 封轨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31、虎背熊腰 hǔ bèi xióng yāo
释义:虎背熊腰 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出处: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32、闷闷不乐 mèn mèn bù lè
释义:闷闷不乐 闷闷: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烦闷抑郁。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33、面红耳赤 miàn hóng ěr chì
释义:面红耳赤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34、面黄肌瘦 miàn huáng jī shòu
释义:面黄肌瘦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出处: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35、顾虑重重 gù lǜ chóng chóng
释义:顾虑重重 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出处:孙犁《文事琐谈》:“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36、风度翩翩 fēng dù piān piān
释义:风度翩翩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37、骨瘦如柴 gǔ shòu rú chái
释义:骨瘦如柴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出处: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38、鹤发童颜 hè fà tóng yán
释义:鹤发童颜 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出处:唐 田颖《玉山堂诗文集 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39、憨态可掬 hān tài kě jū
释义:憨态可掬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40、失声痛哭 shī shēng tòng kū
释义:失声痛哭 因为过度悲痛而痛哭。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痛定思痛,也不觉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