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班级团结的词语(形容班集体团结的成语):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心一力,一心一意,万众一心,上下一心,世外桃源,举案齐眉,协力同心,同力协契,同心一力,同心协力,同心合力,同心并力,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同舟而济,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团结一致,国泰民安,天下为公,天下太平,太平盛世,如胶似漆,如臂使指,并肩作战,怡然自乐,患难与共,情同手足,承平盛世,比翼双飞,民和年丰,精诚团结,群威群胆,群策群力,风雨同舟,鸡犬相闻,黄发垂髫,齐心协力,亲如兄弟。
- 1、一个巴掌拍不响 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 - 释义:一个巴掌拍不响 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 2、一心一力 yī xīn yī lì - 释义:一心一力 同心协力。 -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 3、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 释义: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4、万众一心 wàn zhòng yī xīn - 释义:万众一心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出处: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 5、上下一心 shàng xià yī xīn - 释义:上下一心 上上下下一条心。 -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与之远举极战,则不可。” 
- 6、世外桃源 shì wài táo yuán - 释义:世外桃源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 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 7、举案齐眉 jǔ àn qí méi - 释义:举案齐眉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8、协力同心 xié lì tóng xīn - 释义:协力同心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9、同力协契 tóng lì xié qì - 释义:同力协契 犹言同心协力。 - 出处:《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 10、同心一力 tóng xīn yī lì - 释义:同心一力 同“同心协力”。 -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 
- 11、同心协力 tóng xīn xié lì - 释义:同心协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 出处:《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 12、同心合力 tóng xīn hé lì - 释义: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出处:《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13、同心并力 tóng xīn bìng lì - 释义:同心并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 14、同甘共苦 tóng gān gòng kǔ - 释义:同甘共苦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15、同舟共济 tóng zhōu gòng jì - 释义:同舟共济 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 -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16、同舟而济 tóng zhōu ér jì - 释义:同舟而济 济:渡水。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17、和气致祥 hé qì zhì xiáng - 释义:和气致祥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 18、和衷共济 hé zhōng gòng jì - 释义:和衷共济 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 出处:《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 19、团结一致 tuán jié yī zhì - 释义:团结一致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 出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 
- 20、国泰民安 guó tài mín - 释义:国泰民安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出处: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 21、天下为公 tiān xià wéi gōng - 释义:天下为公 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当成一家的私有。后指国家的一切都属于人民。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22、天下太平 tiān xià tài píng - 释义:天下太平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形容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 23、太平盛世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释义:太平盛世 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太平:社会安定。 -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 24、如胶似漆 rú jiāo sì qī - 释义:如胶似漆 像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 25、如臂使指 rú bì shǐ zhǐ - 释义:如臂使指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26、并肩作战 bìng jiān zuò zhàn - 释义:并肩作战 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 出处:柯岗《逐鹿中原》第四章:“我们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要在中原地区并肩作战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 27、怡然自乐 yí rán zì lè - 释义:怡然自乐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 出处:晋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28、患难与共 huàn nàn yǔ gòng - 释义:患难与共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 29、情同手足 qíng tóng shǒu zú - 释义:情同手足 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 30、承平盛世 chéng píng shèng shì - 释义:承平盛世 承平:太平。太平、兴盛的时代。 - 出处:《汉书·食货志》:“王莽因汉承平之业,匈奴称藩,百蛮宾服。” 
- 31、比翼双飞 bǐ yì shuāng fēi - 释义:比翼双飞 比翼:翅膀紧靠翅膀;双飞:成双地并飞。借比翼鸟的双宿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 出处:《尔雅 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32、民和年丰 mín hé nián fēng - 释义:民和年丰 百姓安居,年成很好。 -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 33、精诚团结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释义:精诚团结 精诚:真诚。真心诚意;团结一致。 - 出处:《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 34、群威群胆 qún wēi qún dǎn - 释义:群威群胆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 出处: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 35、群策群力 qún cè qún lì - 释义:群策群力 策:计策;主意。群:集体;大家人。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 出处:汉 扬雄《法言 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 36、风雨同舟 fēng yǔ tóng zhōu - 释义:风雨同舟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 出处: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37、鸡犬相闻 jī quǎn xiāng wén - 释义:鸡犬相闻 指人烟稠密 -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38、黄发垂髫 huáng fà chuí tiáo - 释义:黄发垂髫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 出处:《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 39、齐心协力 qí xīn xié lì - 释义:齐心协力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 出处:《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40、亲如兄弟 qīn rú xiōng dì - 释义:亲如兄弟 象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 出处:《魏书·高祖纪》:"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