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一个人品德不好的四字词语(形容不好品德的成语):不可告人,不同流俗,不屈不挠,不愧屋漏,不欺暗室,不识好歹,低头哈腰,傲然挺立,冰清玉洁,卑躬屈膝,卑鄙无耻,卑鄙龌龊,发愤图强,处心积虑,大义灭亲,大公至正,奉公不阿,奉公守法,废寝忘食,得意忘形,德厚流光,德隆望重,拔刀相助,持之以恒,持正不阿,按图索骥,暗送秋波,法不阿贵,点头哈腰,独善其身,粉墨登场,财迷心窍,赤子之心,道貌岸然,阿意取容,顶天立地,顶天踵地,高山景行,高情远致,高风劲节。
1、不可告人 bù kě gào rén
释义: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出处: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2、不同流俗 bù tóng liú sú
释义:不同流俗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出处:《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3、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4、不愧屋漏 bù kuì wū lòu
释义:不愧屋漏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5、不欺暗室 bù qī àn shì
释义:不欺暗室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6、不识好歹 bù shí hǎo dǎi
释义:不识好歹 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7、低头哈腰 dī tóu hā yāo
释义:低头哈腰 指谦卑恭顺的样子
出处:陆文夫《荣誉》:“‘请说吧,请说吧。’检验员低头哈腰的,‘别说一件,就是十件我也不推辞。’”
8、傲然挺立 ào rán tǐng lì
释义:傲然挺立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9、冰清玉洁 bīng qīng yù jié
释义:冰清玉洁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出处: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10、卑躬屈膝 bēi gōng qū xī
释义:卑躬屈膝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出处: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11、卑鄙无耻 bēi bǐ wú chǐ
释义:卑鄙无耻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12、卑鄙龌龊 bēi bǐ wò chuò
释义:卑鄙龌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出处: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13、发愤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释义:发愤图强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出处: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彻底革命。”
14、处心积虑 chǔ xīn jī lǜ
释义:处心积虑 处心:存心;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处:《穀梁传 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15、大义灭亲 dà yì miè qīn
释义:大义灭亲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16、大公至正 dà gōng zhì zhèng
释义:大公至正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来惩办林、邓,表示自己的‘大公至正’。”
17、奉公不阿 fèng gōng bù ē
释义:奉公不阿 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出处:《东观汉记·李恂》:“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18、奉公守法 fèng gōng shǒu fǎ
释义:奉公守法 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19、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0、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得意忘形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21、德厚流光 dé hòu liú guāng
释义: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穀梁传 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22、德隆望重 dé lóng wàng zhòng
释义:德隆望重 犹言德高望重。
出处:《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23、拔刀相助 bá dāo xiāng zhù
释义:拔刀相助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出处:元 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24、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之以恒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25、持正不阿 chí zhèng bù ā
释义:持正不阿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出处: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平居议论臧贬,务持正不阿;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
26、按图索骥 àn tú suǒ jì
释义:按图索骥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27、暗送秋波 àn sòng qiū bō
释义:暗送秋波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睛。原指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后形容暗中以眉目传情;也泛指暗中示意;暗通信息;献眉讨好。
出处:宋 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明 冯梦龙《挂枝儿 私窥》:“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
28、法不阿贵 fǎ bù ē guì
释义:法不阿贵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出处:韩非《韩非子 有度》:“法不阿贵,强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9、点头哈腰 diǎn tóu hā yāo
释义:点头哈腰 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30、独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释义:独善其身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1、粉墨登场 fěn mò dēng chǎng
释义:粉墨登场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出处: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32、财迷心窍 cái mí xīn qiào
释义:财迷心窍 迷:昏乱。指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出处:孙犁《秀露集 耕堂读书记》:“如果当时这位作者,明达冷静一些,不财迷心窍,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
33、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
释义: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4、道貌岸然 dào mào àn rán
释义:道貌岸然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35、阿意取容 ē yì qǔ róng
释义:阿意取容 阿意:迎合他人的心意;取容:博取别人的欢心。曲从其意,以取悦于人
出处:《南史 孝义传下 陶季直》:“季直不能阿意取容,明帝颇忌之,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36、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顶天立地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37、顶天踵地 dǐng tiān zhǒng dì
释义:顶天踵地 犹言顶天立地。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38、高山景行 gāo shān jǐng xíng
释义:高山景行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诗经 小雅 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9、高情远致 gāo qíng yuǎn zhì
释义:高情远致 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高情远致,弟子蚤已服膺;一吟一咏,许将北面。”
40、高风劲节 gāo fēng jìn jié
释义:高风劲节 见“高风峻节”。
出处:明·邵璨《香囊记·潜回》:“那饮药谯玄,纳肝弘演,高风劲节真堪羡,沧溟波浪能几枯,岁寒松柏何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