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心情感的成语(形容人心理感情的成语是什么意思):不可终日,不知所措,从容不迫,侧目而视,出人意外,动人心弦,勃然大怒,发指眦裂,呆若木鸡,喘月吴牛,大发雷霆,大惊失色,大惑不解,得意忘形,得意忘言,得意洋洋,悲天悯人,悲愤填膺,惭愧无地,愁眉苦脸,感人肺腑,感同身受,愤世嫉俗,抱恨终天,拂袖而去,斗志昂扬,春风得意,杯弓蛇影,百感交集,瞠乎其后,瞠目结舌,称心如意,缠绵悱恻,诚惶诚恐,豺狼虎豹,重足而立,长歌当哭,风声鹤唳,黯然神伤,黯然销魂。
1、不可终日 bù kě zhōng rì
释义:不可终日 终日:从早到晚;整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2、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释义: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3、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4、侧目而视 cè mù ér shì
释义:侧目而视 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5、出人意外 chū rén yì wài
释义:出人意外 超出人们的意料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所以天下事往往有出人意外的。”
6、动人心弦 dòng rén xīn xián
释义:动人心弦 动人:感动人;心弦:指受感动而引起共鸣的思想感情。形容非常动人。
出处:徐迟《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还只在蓝图上。”
7、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释义:勃然大怒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8、发指眦裂 fà zhǐ zì liè
释义:发指眦裂 头发向上竖起;眼眶也裂开。形容极度悲伤;愤怒。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9、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释义:呆若木鸡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10、喘月吴牛 chuǎn yuè wú niú
释义:喘月吴牛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出处:五代 谭用之《寄王侍御》诗:“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11、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释义:大发雷霆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12、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释义:大惊失色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13、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释义: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出处: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14、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得意忘形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15、得意忘言 dé yì wàng yán
释义:得意忘言 (语言是表达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记住言辞了。现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出处:庄周《庄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16、得意洋洋 dé yì yáng yáng
释义:得意洋洋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17、悲天悯人 bēi tiān mǐn rén
释义:悲天悯人 悲天:悲叹时世;悯:哀怜;悯人:怜悯众人。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苦的人民表示怜悯。
出处:清 黄宗義《朱人远墓志铭》:“嗟乎!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18、悲愤填膺 bēi fèn tián yīng
释义:悲愤填膺 填:充填;塞满;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
出处:清 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19、惭愧无地 cán kuì wú dì
释义:惭愧无地 羞惭愧悔,无地自容。形容非常惭愧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似道得词,惭愧无地。”
20、愁眉苦脸 chóu méi kǔ liǎn
释义:愁眉苦脸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21、感人肺腑 gǎn rén fèi fǔ
释义:感人肺腑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肺腑:肺脏;比喻内心深处。
出处: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22、感同身受 gǎn tóng shēn shòu
释义:感同身受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出处:《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23、愤世嫉俗 fèn shì jí sú
释义:愤世嫉俗 愤:憎恶;不满;世、俗:指当时的社会现状;嫉:仇恨。指对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和各种习俗表示愤恨与憎恶。
出处:唐 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24、抱恨终天 bào hèn zhōng tiān
释义:抱恨终天 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
出处:元 姚燧《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吾不得以时丧先公,既抱恨于终天,今复弃养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25、拂袖而去 fú xiù ér qù
释义: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26、斗志昂扬 dòu zhì áng yáng
释义:斗志昂扬 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
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27、春风得意 chūn fēng dé yì
释义:春风得意 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
出处:唐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8、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释义:杯弓蛇影 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出处:清 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29、百感交集 bǎi gǎn jiāo jí
释义:百感交集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30、瞠乎其后 chēng hū qí hòu
释义:瞠乎其后 瞠:瞪眼。在后面直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
出处: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31、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释义:瞠目结舌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32、称心如意 chèn xīn rú yì
释义:称心如意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33、缠绵悱恻 chán mián fěi cè
释义:缠绵悱恻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出处: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34、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释义:诚惶诚恐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35、豺狼虎豹 chái láng hǔ bào
释义: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36、重足而立 chóng zú ér lì
释义:重足而立 迭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出处:西汉 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37、长歌当哭 cháng gē dàng kū
释义:长歌当哭 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38、风声鹤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释义: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出处:唐 房玄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39、黯然神伤 àn rán shén shāng
释义:黯然神伤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40、黯然销魂 àn rán xiāo hún
释义:黯然销魂 黯然:心神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肉体。心情沮丧;面色阴沉;好像失掉了灵魂;形容极度悲愁。
出处:南朝 梁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