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心情的aabc式词语(形容心情的abac式成语):如山似海,一五一十,一年一度,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破不立,人山人海,人来人往,今生今世,倾国倾城,冷言冷语,十全十美,半信半疑,半推半就,古色古香,各式各样,多灾多难,如火如荼,患得患失,惟妙惟肖,我行我素,探头探脑,无影无踪,无忧无虑,无法无天,毛手毛脚,没完没了,相亲相爱,绘声绘影,绘声绘色,美轮美奂,若即若离,若明若暗,若隐若现,诚心诚意,诚惶诚恐,谢天谢地,阿猫阿狗,难兄难弟,非亲非故。
- 1、如山似海 rú shān sì hǎi - 释义:如山似海 人多的象山和海一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 2、一五一十 yī wǔ yī shí - 释义:一五一十 五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 3、一年一度 yī nián yī dù - 释义:一年一度 谓每年一次。 - 出处: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 4、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 释义: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 5、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 6、不破不立 bù pò bù lì - 释义:不破不立 破:破除;立:建立。不先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起新的。 - 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 7、人山人海 rén shān rén hǎi - 释义:人山人海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 - 出处:《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 8、人来人往 rén lái rén wǎng - 释义:人来人往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 9、今生今世 jīn shēng jīn shì - 释义:今生今世 此生此世。谓有生之年。 -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这歪剌骨便是黄花女儿,刚刚扯的一把,也不消这等使性,平空的推了我一交,我肯干罢!就当面赌个誓与你:我今生今世不要他做老婆,我也不算好男子。” 
- 10、倾国倾城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 释义:倾国倾城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11、冷言冷语 lěng yán lěng yǔ - 释义:冷言冷语 冷:不热;冷淡;不温和。不直接表达其意;从侧面或反面说辛辣嘲讽的话。 - 出处:宋 宝林《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 
- 12、十全十美 shí quán shí měi - 释义:十全十美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 出处: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 13、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 释义:半信半疑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 14、半推半就 bàn tuī bàn jiù - 释义:半推半就 推:推辞;就:靠拢;接受。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 -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 15、古色古香 gǔ sè gǔ xiāng - 释义:古色古香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出处: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16、各式各样 gè shì gè yàng - 释义:各式各样 谓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阳晒得马路上的柏油发软,汽车轮辗过,就印成了各式各样的花纹。” 
- 17、多灾多难 duō zāi duō nàn - 释义:多灾多难 指灾难深重 - 出处: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 18、如火如荼 rú huǒ rú tú - 释义:如火如荼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出处:《国语 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 19、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 释义:患得患失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20、惟妙惟肖 wéi miào wéi xiào - 释义: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惟:语气助词。 - 出处: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 21、我行我素 wǒ xíng wǒ sù - 释义:我行我素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 22、探头探脑 tàn tóu tàn nǎo - 释义:探头探脑 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终看他未破,时时去他那下探头探脑,心下也须疑它那下有个好处在。” 
- 23、无影无踪 wú yǐng wú zōng - 释义:无影无踪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出处:元 吴昌龄《东坡梦》:“你那里挨挨拶拶,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 24、无忧无虑 wú yōu wú lǜ - 释义:无忧无虑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 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 25、无法无天 wú fǎ wú tiān - 释义:无法无天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 26、毛手毛脚 máo shǒu máo jiǎo - 释义:毛手毛脚 做事粗心,不细致。 -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6回:“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 
- 27、没完没了 méi wán méi le - 释义:没完没了 没有完结的意思 -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 28、相亲相爱 xiāng qīn xiāng ài - 释义:相亲相爱 互相之间十分亲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 出处:明 王世贞《鸣凤记 拜谒忠灵》:“与严家大相自幼往往来来,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亲相爱,就是一个人相交,不放下怀。” 
- 29、绘声绘影 huì shēng huì yǐng - 释义: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出处: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五卷:“绘声绘影,字字阴森,绿人毛发,真乃笔端有鬼。” 
- 30、绘声绘色 huì shēng huìsè - 释义:绘声绘色 绘:指绘;描摹。形容讲述或描写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动、逼真。 -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 31、美轮美奂 měi lún měi huàn - 释义:美轮美奂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 32、若即若离 ruò jí ruò lí - 释义:若即若离 即;凑近。好象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 -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如蛱蝶穿花;若即若离,似蜻蜓点水。” 
- 33、若明若暗 ruò míng ruò àn - 释义:若明若暗 好像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 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 
- 34、若隐若现 ruò yǐn ruò xiàn - 释义:若隐若现 好像隐没了;又好像现出了。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 出处:唐 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现,运有福而长今。” 
- 35、诚心诚意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释义:诚心诚意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 36、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释义:诚惶诚恐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 37、谢天谢地 xiè tiān xiè dì - 释义:谢天谢地 迷信说法;天地神灵主宰着人的一切活动。因此;办事顺利应感谢天地的保佑。后广泛用来表示顺利达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难时的庆幸或满意的心情。 -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方才听得棺中有声响,想古人中多有还魂之事,望你复活,所以用斧开棺,谢天谢地,果然重生。” 
- 38、阿猫阿狗 ā māo ā gǒu - 释义:阿猫阿狗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 出处: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 39、难兄难弟 nán xiōng nán dì - 释义:难兄难弟 难:患难。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才德相当;难分高下。现多反其义而用之;指二人同样坏。 -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 40、非亲非故 fēi qīn fēi gù - 释义:非亲非故 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 出处:唐 刘肃《大唐新语 刚正》:“臣必以韦擢与盗非亲非故,故当以货求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