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情绪的成语和句子(论语关于情绪的成语):不屑一顾,不由自主,不能自已,从容不迫,关门打狗,分而治之,包举宇内,叱咤风云,后发制人,嗤之以鼻,回头是岸,回心转意,回眸一笑,奋不顾身,寸辖制轮,惊喜若狂,扼吭拊背,扼喉抚背,扼襟控咽,抵背扼喉,拊背扼吭,按捺不下,按捺不住,据高临下,插科打诨,楚界汉河,欢天喜地,灰心丧气,狡兔三窟,皆大欢喜,看风使舵,股掌之上,脚踏实地,金刚怒目,长辔远驭,闭口捕舌,鬼哭神嚎,扼亢拊背,拊背搤吭。
- 1、不屑一顾 bù xiè yī gù - 释义:不屑一顾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出处: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 2、不由自主 bù yóu zì zhǔ - 释义:不由自主 由不得自己。指控制不住自己。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 
- 3、不能自已 bù néng zì yǐ - 释义: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出处:唐 卢照邻《寄裴舍人书》:“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 4、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 5、关门打狗 guān mén dǎ gǒu - 释义:关门打狗 比喻将对方控制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然后进行有效打击。 - 出处: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就是这个意思。’赵航宇说,‘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 6、分而治之 fēn ér zhì zhī - 释义:分而治之 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 出处:清·俞樾《群经平议·周官二》“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是亦不自医也。” 
- 7、包举宇内 bāo jǔ yǔ nèi - 释义:包举宇内 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8、叱咤风云 chì zhà fēng yún - 释义:叱咤风云 叱咤:发怒吆喝。一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可以左右整个局势。 - 出处:《晋书 乞伏炽磐载记论》:“炽磐叱咤风云,见机而动。” 
- 9、后发制人 hòu fā zhì rén - 释义:后发制人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指先让对方动手;抓住其弱点之后;再一举反击以战胜对方。指后发动制服人的措施。 - 出处:荀况《荀子 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 10、嗤之以鼻 chī zhī yǐ bí - 释义:嗤之以鼻 嗤:讥笑。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 出处: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 11、回头是岸 huí tóu shì àn - 释义:回头是岸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 出处: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12、回心转意 huí xīn zhuǎn yì - 释义:回心转意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出处: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 13、回眸一笑 huí móu yī xiào - 释义:回眸一笑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14、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 15、寸辖制轮 cùn xiá zhì lún - 释义:寸辖制轮 喻控制事物的关键虽小而极重要。辖,固定车轮与车轴位置,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 -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故事得其要,虽小成绩,譬寸辖制轮,尺枢运关也。” 
- 16、惊喜若狂 jīng xǐ ruò kuáng - 释义:惊喜若狂 若:好像;狂:发狂。既惊且喜;神态失常;像发了狂似的。形容惊喜到了极点。 -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 17、扼吭拊背 è gāng fǔ bèi - 释义:扼吭拊背 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 出处:清 魏源《圣武记》第14卷:“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 18、扼喉抚背 è hóu fǔ bèi - 释义:扼喉抚背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 出处: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 19、扼襟控咽 è jīn kòng yān - 释义:扼襟控咽 比喻据守险要之地。 - 出处: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 20、抵背扼喉 dǐ bèi è hóu - 释义:抵背扼喉 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 出处:唐太宗李世民《赐诏》:“抵背扼喉,塞其归路。” 
- 21、拊背扼吭 fǔ bèi è kēng - 释义:拊背扼吭 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 - 出处: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 22、按捺不下 àn nà bù xià - 释义:按捺不下 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关闭房门,径往夜来相遇之处。” 
- 23、按捺不住 àn nà bù zhù - 释义:按捺不住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仙……按捺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 24、据高临下 jù gāo lín xià - 释义:据高临下 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 - 出处: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边防一》:“盖有土垒,则据高临下,敌必不克骤攻。” 
- 25、插科打诨 chā kē dǎ hùn - 释义:插科打诨 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 出处:明 高明《琵琶记 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 26、楚界汉河 chǔ jiè hàn hé - 释义: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 27、欢天喜地 huān tiān xǐ dì - 释义: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 28、灰心丧气 huī xīn sàng qì - 释义:灰心丧气 灰心:心像灭了的死灰;丧气:意气沮丧。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丧失信心。 - 出处:明 吕坤《呻吟语 下 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 29、狡兔三窟 jiǎo tù sān kū - 释义:狡兔三窟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身的计划周密。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 30、皆大欢喜 jiē dà huān xǐ - 释义:皆大欢喜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 出处:《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31、看风使舵 kàn fēng shǐ duò - 释义:看风使舵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云法秀禅师》:“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 32、股掌之上 gǔ zhǎng zhī shàng - 释义:股掌之上 在大腿和手掌上面。比喻在操纵、控制的范围之内。 - 出处:《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 33、脚踏实地 jiǎo tà shí dì - 释义:脚踏实地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 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34、金刚怒目 jīn gāng nù mù - 释义:金刚怒目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35、长辔远驭 cháng pèi yuǎn yù - 释义:长辔远驭 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比喻远距离操纵,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是以归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 
- 36、闭口捕舌 bì kǒu bǔ shé - 释义:闭口捕舌 犹言瓮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 出处:《晋书 张玄靓传》:“旋谓基曰:‘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 
- 37、鬼哭神嚎 guǐ kū shén háo - 释义:鬼哭神嚎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出处:《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祭供恩人》:“吓还不算,还逼着人‘逃难’。弄得村上鸡飞狗跳,鬼哭神嚎。” 
- 38、扼亢拊背 è kàng fǔ bèi - 释义:扼亢拊背 扼:用力掐着。亢:通“吭”,喉咙。拊:击,拍击。掐住喉咙,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同“扼吭拊背”、“扼肮拊背”。 
- 39、拊背搤吭 fǔ bèi hè kēng - 释义:拊背搤吭 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亢,同“吭”。 - 出处: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