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选择很多的词语(形容从很多东西中选择的成语):一年四季,不计其数,义正辞严,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堂堂正正,多如牛毛,奋发有为,德才兼备,才华横溢,拣精拣肥,挑三拣四,改邪归正,放达不羁,数不胜数,方正贤良,朝气蓬勃,正始之音,正正堂堂,正襟危坐,歪打正着,贤良方正,邪不压正,风华正茂,香火不绝。
- 1、一年四季 yì nián sì jì - 释义:一年四季 一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用指整年。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俺这出家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好是快活也呵!” 张振金 《五峰如指翠相连》:“﹝ 五指山 ﹞除了雨水的多寡之外,一年四季都春深似海。” 
- 2、不计其数 bù jì qí shù - 释义:不计其数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 出处: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 3、义正辞严 yì zhèng cí yán - 释义:义正辞严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 - 出处: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 4、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释义:光明正大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5、名正言顺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 释义:名正言顺 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逆理也讲得通。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当的理由。 -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6、堂堂正正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 释义:堂堂正正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强大威武;正正:整齐。 -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 7、多如牛毛 duō rú niú máo - 释义:多如牛毛 多得像牛身上的毛。形容多得数不清。 - 出处:《北史 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8、奋发有为 fèn fā yǒu wéi - 释义:奋发有为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 出处:《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 9、德才兼备 dé cái jiān bèi - 释义:德才兼备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 出处:《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 10、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 11、拣精拣肥 jiǎn jīng jiǎn féi - 释义:拣精拣肥 指刻意选择,多方挑剔 -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效他这个劳。” 
- 12、挑三拣四 tiāo sān jiǎn sì - 释义:挑三拣四 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 出处:徐特立《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 
- 13、改邪归正 gǎi xié guī zhèng - 释义:改邪归正 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 -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 14、放达不羁 fàng dá bù jī - 释义:放达不羁 纵放旷达,不受拘束。 - 出处:《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卢柟]一生好酒任侠,放达不羁,不轻财傲物之志。” 
- 15、数不胜数 shǔ bù shèng shǔ - 释义:数不胜数 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 出处:《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 16、方正贤良 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 释义:方正贤良 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17、朝气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 释义:朝气蓬勃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 18、正始之音 zhèng shǐ zhī yīn - 释义:正始之音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②指纯正的乐声。 - 出处:《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 19、正正堂堂 zhèng zhèng táng táng - 释义:正正堂堂 形容正大光明。 - 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人家的话正正堂堂,料着一时驳不倒。” 
- 20、正襟危坐 zhèng jīn wēi zuò - 释义:正襟危坐 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 出处:《史记 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 21、歪打正着 wāi dǎ zhèng zháo - 释义:歪打正着 比喻采取的方法本不恰当;却侥幸得到满意的结果。歪:不正;着:击中。 -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将药煎中,打发晁大舍吃将下去,谁想歪打正着,又是杨太医运气好的时节,吃了药就安稳睡了一觉。” 
- 22、贤良方正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 释义:贤良方正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23、邪不压正 xié bù yā zhèng - 释义:邪不压正 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 出处:曹禺《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就是邪不压正嘛,最后是正面人物得到了胜利!” 
- 24、风华正茂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释义:风华正茂 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25、香火不绝 xiāng huǒ bù jué - 释义:香火不绝 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至今黔陕之间,香火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