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自己幸福的成语(形容自己很幸福的成语):不知去向,两相情愿,举案齐眉,乐不可支,乐不思蜀,从头到尾,冷暖自知,吉祥如意,吊死问生,后福无量,和睦相处,国富民安,国泰民安,夫唱妇随,夫荣妻贵,安富尊荣,安身为乐,康庄大道,欢呼雀跃,欢喜若狂,欢声笑语,欢天喜地,欢欣若狂,欢聚一堂,比翼双飞,海枯石烂,海誓山盟,满面春风,父慈子孝,甘苦与共,百岁之好,百年好合,皆大欢喜,称心如意,繁荣昌盛,老死不相往来,花前月下,连枝共冢,金玉满堂,风花雪月。
1、不知去向 bù zhī qù xiàng
释义:不知去向 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2、两相情愿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
释义:两相情愿 两方面都愿意。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3、举案齐眉 jǔ àn qí méi
释义:举案齐眉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4、乐不可支 lè bù kě zhī
释义:乐不可支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5、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释义:乐不思蜀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6、从头到尾 cóng tóu dào wěi
释义:从头到尾 见“从头至尾”。
出处:《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
7、冷暖自知 lěng nuǎn zì zhī
释义: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出处:唐 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8、吉祥如意 jí xiáng rú yì
释义:吉祥如意 祥:祥瑞。吉利祥和;万事如意。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出处:南北朝 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
9、吊死问生 diào sǐ wèn shēng
释义:吊死问生 吊:吊祭;问:问候,慰问。吊祭死者,慰问活人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
10、后福无量 hòu fú wú liàng
释义:后福无量 量:限度,限量。将来的幸福无穷。
出处:《后汉书·左雄传》:“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11、和睦相处 hé mù xiāng chǔ
释义:和睦相处 睦:和好。邻国或邻居之间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12、国富民安 guó fù mín ān
释义:国富民安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出处:《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13、国泰民安 guó tài mín
释义:国泰民安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出处: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14、夫唱妇随 fū chàng fù suí
释义:夫唱妇随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出处:《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15、夫荣妻贵 fū róng qī guì
释义:夫荣妻贵 荣:本指草木茂盛;比喻兴盛显达。丈夫荣耀显达;妻子也跟着尊贵起来。
出处:《仪礼 丧服》:“夫尊于朝,妻贵于室矣。”
16、安富尊荣 ān fù zūn róng
释义:安富尊荣 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
17、安身为乐 ān shēn wéi lè
释义:安身为乐 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18、康庄大道 kāng zhuāng dà dào
释义:康庄大道 康庄:宽阔、通达的大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常用以比喻光明的前途。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19、欢呼雀跃 huān hū què yuè
释义:欢呼雀跃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出处: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20、欢喜若狂 huān xǐ ruò kuáng
释义:欢喜若狂 欢喜得好像发疯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郭沫若《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武汉三镇的人真是欢喜若狂,一直热闹了一个通夜。”
21、欢声笑语 huān shēng xiào yǔ
释义:欢声笑语 欢乐的说笑声
22、欢天喜地 huān tiān xǐ dì
释义: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23、欢欣若狂 huān xīn ruò kuáng
释义:欢欣若狂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吴玉章《辛亥革命》:“当变法的诏书一道道地传来的时候,我们这些赞成变法的人,真是欢欣若狂。”
24、欢聚一堂 huān jù yī táng
释义:欢聚一堂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出处: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25、比翼双飞 bǐ yì shuāng fēi
释义:比翼双飞 比翼:翅膀紧靠翅膀;双飞:成双地并飞。借比翼鸟的双宿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出处:《尔雅 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26、海枯石烂 hǎi kū shí làn
释义:海枯石烂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也作“石烂海枯”。
出处: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27、海誓山盟 hǎi shì shān méng
释义:海誓山盟 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誓:誓言;盟:盟约。也作“山盟海誓”。
出处: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28、满面春风 mǎn miàn chūn fēng
释义:满面春风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出处: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得胜归来喜笑浓,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29、父慈子孝 fù cí zǐ xiào
释义: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处:《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30、甘苦与共 gān kǔ yǔ gòng
释义:甘苦与共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31、百岁之好 bǎi suì zhī hǎo
释义:百岁之好 好:友爱。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妻
出处:明 屠隆《昙花记 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将图百岁之好,非仅邀一夕之欢。”
32、百年好合 bǎi nián hǎo hé
释义:百年好合 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出处:《粉妆楼》第一回:“百年和合,千载团圆恭喜!”
33、皆大欢喜 jiē dà huān xǐ
释义:皆大欢喜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出处:《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34、称心如意 chèn xīn rú yì
释义:称心如意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35、繁荣昌盛 fán róng chāng shèng
释义:繁荣昌盛 繁荣:原指草木枝叶;花朵茂盛;引申为事物蓬勃发展;昌盛:兴旺;兴盛。形容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36、老死不相往来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释义:老死不相往来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7、花前月下 huā qián yuè xià
释义:花前月下 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静地方。
出处: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瓦舍众伎》:“今又有覆赚,又且花前月下之情及铁骑之类。”
38、连枝共冢 lián zhī gòng zhǒng
释义:连枝共冢 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39、金玉满堂 jīn yù mǎn táng
释义:金玉满堂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40、风花雪月 fēng huā xuěyuè
释义:风花雪月 泛指四时景色。原指封建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四种对象。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诗文。也比喻风流场中男女间恋爱的风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处: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