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说的很正确的词语(形容说话很正确的成语):一语中的,一语破的,一针见血,不动声色,不言而喻,丝丝入扣,入木三分,切中要害,四平八稳,声如洪钟,声色俱厉,头头是道,恰如其分,慢条斯理,慷慨淋漓,持之有故,斩钉截铁,旁征博引,无懈可击,有条不紊,淋漓尽致,滴水不漏,潜移默化,牙牙学语,理直气壮,痛快淋漓,盛水不漏,直截了当,窃窃私语,结结巴巴,茅塞顿开,言之成理,言之有理,言近旨远,转弯抹角,轻描淡写,郑重其事,闲言碎语,隐约其辞,面面相觑。
- 1、一语中的 yī yǔ zhōng de - 释义:一语中的 见“一语破的”。 -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 2、一语破的 yī yǔ pò dì - 释义:一语破的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 - 出处: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 3、一针见血 yī zhēn jiàn xiě - 释义:一针见血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 4、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 释义:不动声色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出处: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 5、不言而喻 bù yán ér yù - 释义:不言而喻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 6、丝丝入扣 sī sī rù kòu - 释义:丝丝入扣 每条丝线都从筘齿中穿过。比喻文章、艺术表演等细密合拍。扣:织绸的筘;丝丝:每一根丝。 -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此为丝丝入扣:‘暗中抛索,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辄被风引回也。’” 
- 7、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 释义:入木三分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 出处: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8、切中要害 qiē zhōng yào hài - 释义:切中要害 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 出处: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 9、四平八稳 sì píng bā wěn - 释义:四平八稳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 10、声如洪钟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 释义:声如洪钟 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 11、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 释义:声色俱厉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 出处:《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 12、头头是道 tóu tóu shì dào - 释义:头头是道 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 出处:《续传灯录 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 13、恰如其分 qià rú qí fèn - 释义:恰如其分 恰:恰好;分:分寸。合适的界限。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 
- 14、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 - 释义: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 15、慷慨淋漓 kāng kǎi lín lí - 释义:慷慨淋漓 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 出处: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六回:“先颁发一篇檄文,说得堂堂正正,慷慨淋漓。” 
- 16、持之有故 chí zhī yǒu gù - 释义:持之有故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 - 出处: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 17、斩钉截铁 zhǎn dīng jié tiě - 释义:斩钉截铁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 18、旁征博引 páng zhēng bó yǐn - 释义:旁征博引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 19、无懈可击 wú xiè kě jī - 释义:无懈可击 懈:松懈;击:攻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 20、有条不紊 yǒu tiáo bù wěn - 释义:有条不紊 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 出处:【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 21、淋漓尽致 lín lí jìn zhì - 释义:淋漓尽致 淋漓:尽情;畅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态充分地刻画、表现了出来。 - 出处:明 李清《三垣笔记 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 22、滴水不漏 dī shuǐ bù lòu - 释义:滴水不漏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 23、潜移默化 qián yí mò huà - 释义:潜移默化 潜:暗地里;不见形迹。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24、牙牙学语 yá yá xué yǔ - 释义:牙牙学语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 出处:唐·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 
- 25、理直气壮 lǐ zhí qì zhuàng - 释义: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 26、痛快淋漓 tòng kuài lín lí - 释义:痛快淋漓 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畅快。淋漓:心情舒畅。 -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3回:“买了一票砖,害得人家一个痛快淋漓。” 
- 27、盛水不漏 chéng shuǐ bù lòu - 释义:盛水不漏 盛:以器受物。比喻说理严密 - 出处:梁启超《霍布士学案》:“霍氏之哲学,理论极密,前呼后应,几有盛水不漏之观。” 
- 28、直截了当 zhí jié liǎo dàng - 释义:直截了当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 29、窃窃私语 qiè qiè sī yǔ - 释义:窃窃私语 私:私下;背地里。指背着人悄悄地说话。 - 出处: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之。” 
- 30、结结巴巴 jiē jiē bā bā - 释义:结结巴巴 说话吞吞吐吐、疙疙瘩瘩。 -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 31、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 释义:茅塞顿开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32、言之成理 yán zhī chéng lǐ - 释义:言之成理 之:代词;指所说的事。讲话讲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 -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 33、言之有理 yán zhī yǒu lǐ - 释义:言之有理 说的话有道理。 - 出处:明 无心子《金雀记 守贞》:“还是左兄言之有理,极是曲体人情。” 
- 34、言近旨远 yán jìn zhǐ yuǎn - 释义:言近旨远 旨:题旨;所要表达的意思。言语虽然浅近;含意却很深远。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 35、转弯抹角 zhuǎn wān mò jiǎo - 释义:转弯抹角 比喻说话、做事绕弯子;不直截了当。抹角:挨着墙角绕过。 - 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湾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 36、轻描淡写 qīng miáo dàn xiě - 释义:轻描淡写 原意是绘画时用浅淡颜色轻轻描绘。形容说话或作文章时对重要的地方淡淡带过。也比喻做事不费力。 -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这个头陀,尤其凶横异常,怎的姑娘你轻描淡写的就断送了他?” 
- 37、郑重其事 zhèng zhòng qí shì - 释义:郑重其事 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 38、闲言碎语 xián yán suì yǔ - 释义:闲言碎语 ①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②与正事无关的话。 - 出处: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闲言碎语须耽待。” 
- 39、隐约其辞 yǐn yuē qí cí - 释义:隐约其辞 隐约:时隐时现;辞:言辞;说话。说话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不明确;不清楚。 - 出处: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 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使白太夫人,谓欲礼佛行也者,迎抵会城卒岁,无功为亲者讳,故隐约其辞不尽也。” 
- 40、面面相觑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释义:面面相觑 面面:脸对着脸;相:互相;觑:看;瞧。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着。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六卷:“僧问:‘如何是大疑府人?’师曰:‘毕钵岩中面面相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