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来形容开心的四字词语(用什么成语形容开心):不知不觉,乐不可支,乐不思蜀,乐乐陶陶,乐以忘忧,乘兴而来,九泉之下,儿女英雄,冁然而笑,合不拢嘴,含笑九泉,哀痛欲绝,哭丧着脸,开眉展眼,开眉笑眼,得意忘形,得意洋洋,忽忽不乐,怫然不悦,惊喜欲狂,惊喜若狂,愁眉苦脸,抚掌大笑,横眉吐气,欢呼雀跃,欢喜若狂,欢天喜地,欢忻鼓舞,欢欣若狂,欢欣鼓舞,皆大欢喜,称心如意,败兴而归,近悦远来,酒酣耳热,额手称庆,高高兴兴,鼓舞欢欣,大喜若狂,鼓舞欢忻。
1、不知不觉 bù zhī bù jué
释义: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2、乐不可支 lè bù kě zhī
释义:乐不可支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3、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释义:乐不思蜀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4、乐乐陶陶 lè lè táo táo
释义:乐乐陶陶 陶陶:快乐的样子。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明·朱有燉《十长生》第二折:“似这雪,农夫每喜年丰乐乐陶陶,争如俺,神仙每玩瑶华散袒逍遥。”
5、乐以忘忧 lè yǐ wàng yōu
释义: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6、乘兴而来 chéng xīng ér lái
释义:乘兴而来 兴冲冲地来到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心见安道邪?’”
7、九泉之下 jiǔ quán zhī xià
释义:九泉之下 九泉:地下最深的地方。人死后埋葬尸体的地方。
出处:《魏书 旧平王传》:“若为死鬼,永旷天颜,九洋之下,实深重恨。”
8、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9、冁然而笑 chǎn rán ér xiào
释义:冁然而笑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出处:《庄子·达生》:“桓公……冁然而笑。”
10、合不拢嘴 hé bù lǒng zuǐ
释义:合不拢嘴 指人高兴得关不住嘴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2章:“他父母亲又会怎样高兴得合不拢嘴巴……”
11、含笑九泉 hán xiào jiǔ quán
释义:含笑九泉 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我儿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劳,我亦含笑九泉。”
12、哀痛欲绝 āi tòng yù jué
释义:哀痛欲绝 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悲伤得要气绝了。
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13、哭丧着脸 kū sāng zhe liǎn
释义:哭丧着脸 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小玉兰哭丧着脸,走到湖亭席上,狄希陈唬得魂飞天外。”
14、开眉展眼 kāi méi zhǎn yǎn
释义:开眉展眼 高兴愉快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15、开眉笑眼 kāi méi xiào yǎn
释义:开眉笑眼 见“开眉展眼”。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9回:“他觉没趣,站起来说声叨忧,开眉笑眼,得意洋洋的去了。”
16、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得意忘形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17、得意洋洋 dé yì yáng yáng
释义:得意洋洋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18、忽忽不乐 hū hū bù lè
释义:忽忽不乐 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出处:《史记 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勿勿不乐。”
19、怫然不悦 fú rán bù yuè
释义:怫然不悦 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
20、惊喜欲狂 jīng xǐ ruò kuáng
释义:惊喜欲狂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21、惊喜若狂 jīng xǐ ruò kuáng
释义:惊喜若狂 若:好像;狂:发狂。既惊且喜;神态失常;像发了狂似的。形容惊喜到了极点。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22、愁眉苦脸 chóu méi kǔ liǎn
释义:愁眉苦脸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23、抚掌大笑 fǔ zhǎng dà xiào
释义:抚掌大笑 抚掌:拍手。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
24、横眉吐气 héng méi tǔ qì
释义:横眉吐气 犹言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出处:五代 齐己《轻薄行》:“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
25、欢呼雀跃 huān hū què yuè
释义:欢呼雀跃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出处: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26、欢喜若狂 huān xǐ ruò kuáng
释义:欢喜若狂 欢喜得好像发疯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郭沫若《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武汉三镇的人真是欢喜若狂,一直热闹了一个通夜。”
27、欢天喜地 huān tiān xǐ dì
释义: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28、欢忻鼓舞 huān xīn gǔ wǔ
释义:欢忻鼓舞 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故因名以劝实,因文以全质,而天下欢忻鼓舞于敦实崇质之中。”
29、欢欣若狂 huān xīn ruò kuáng
释义:欢欣若狂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吴玉章《辛亥革命》:“当变法的诏书一道道地传来的时候,我们这些赞成变法的人,真是欢欣若狂。”
30、欢欣鼓舞 huān xīn gǔ wǔ
释义:欢欣鼓舞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31、皆大欢喜 jiē dà huān xǐ
释义:皆大欢喜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出处:《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32、称心如意 chèn xīn rú yì
释义:称心如意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33、败兴而归 bài xìng ér guī
释义:败兴而归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也作“败兴而返”。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34、近悦远来 jìn yuè yuǎn lái
释义:近悦远来 近:指境内;远:指境外。使邻近的人高兴;使远方的人来归附。后用以形容邻近的人因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也都闻风前来归附。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35、酒酣耳热 jiǔ hān ěr rè
释义:酒酣耳热 酣:酒喝得痛快。酒喝得正痛快;耳朵发热。形容酒兴正浓。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36、额手称庆 é shǒu chēng qìng
释义:额手称庆 额:头;称:说;表示;额手:以手加额;手拍额头。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迅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
37、高高兴兴 gāo gāo xìng xìng
释义:高高兴兴 由来自乐观的性情或由一些特殊的快乐原因产生的生气勃勃和乐观的高兴情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且说薛姨妈闻知湘莲已说定了尤三姐为妻,心中甚喜,正是高高兴兴要打算替他买房子,治家伙,择吉迎娶。”
38、鼓舞欢欣 gǔ wǔ huān xīn
释义:鼓舞欢欣 同“欢欣鼓舞”。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个鼓舞欢欣,出门上马而去。”
39、大喜若狂 dā xǐ ruò kuáng
释义:大喜若狂 高兴得几乎发狂。
40、鼓舞欢忻 gǔ wǔ huān xīn
释义:鼓舞欢忻 形容高兴而振奋。同“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