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liáo

yuán

zhī

shì

燎原之势

燎原之势意思

  • 解释:

    比喻迅猛发展的形势。

  • 示例:

    数月之间即占据岭南六省,形成燎原之势。 王若东《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传》第五章

燎原之势成语造句

  • 1、他们是十万粒火种,使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 2、平心而论,毕竟庞勋的叛乱到最后成了不可收拾的燎原之势,归根结柢,是由于圣龙帝国千年累积的腐朽所致,以及和帝国内部松散瓦解有关。
  • 3、电视“民生新闻”在短短的两、三时间里,在全国各地电视台形成了燎原之势,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高收视率。
  • 4、这种新思想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 5、路德的作品犹如野火燎原之势迅速蔓延,而他们的小册子则渐渐夭折。
  • [查看详情]

成语燎原之势单字解释

  • 读音:liáoliǎo

    燎liáoliǎo

    [liáo]
    延烧:烈火~原。

    [liǎo]
    1.放火焚烧:~荒(烧掉干枯的荒草)。~虫子(烧死地上的害虫)。

    2.火焰烧(毛发等):离火远点儿,别~了头发。


  • 读音:yuán

    原yuán

    1.最初的;开始的:~始。~人。~生动物。

    2.属性词。原来;本来:~地。~作者。~班人马。~有人数。

    3.没加工的:~棉。~煤。~油。

    4.姓。

    5.原谅:~宥。情有可~。

    6.宽广平坦的地方:平~。高~。草~。~野。

    7.同“塬”。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shì

    势shì

    1.势力:权~。人多~众。仗~欺人。

    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如破竹。

    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地~。水~汹涌。

    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大~所趋。

    5.姿态:手~。姿~。

    6.雄性生殖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