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piàn

yán

zhé

zhī

片言折之

片言折之意思

  • 解释:

    折:使人折服;之:代词,指人。用简短的几句知使人折服。形容话虽少,说服力却很强。

  •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忽阶下一人应声出曰:‘臣请往见鄢陵侯,以片言折之。’"

  • 示例:

    鄰邑讼不决,亦皆赴诉,片言折之,各心厌去。 《明史·盛颙传》

成语片言折之单字解释

  • 读音:piànpiān

    片piànpiān

    [piàn]
    1.平而薄的物体:卡~。名~。

    2.切削成薄的形状:~肉片。

    3.少,零星:~段(整体当中的一段)。~刻。~面。~甲不存。

    4.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儿开会。

    5.〔~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

    6.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药。一~新气象。

    [piān]
    义同(一),用于“相片儿”、“电影片儿”等。


  • 读音:yán

    言yán

    1.话:~语。语~。格~。诺~。发~。有~在先。~外之意。

    2.说:~之有理。畅所欲~。知无不~,~无不尽。

    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万~书。全书近二十万~。

    4.姓。


  • 读音:zhēzhéshé

    折zhēzhéshé

    [shé]
    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了。桌子腿撞~了。

    2.亏损:~本儿。~耗。

    3.姓。

    [zhé]
    1.断;弄断:骨~。把树枝~断了。

    2.损失:损兵~将。

    3.弯;弯曲:曲~。百~不挠。

    4.回转;转变方向:转~。刚走出大门又~了回来。

    5.折服:心~。

    6.折合;抵换:~价。~账。~变。

    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打九~。

    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

    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

    10.姓。

    11.折叠:~扇。~尺。她把信~好,装在信封里。

    12.折子:奏~。存~儿。

    [zhē]
    1.翻转:~跟头。

    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一~就凉了。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