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hūn

kuì

昏聩胡涂

昏聩胡涂意思

  • 解释:

    昏:眼花;聩:耳聋。形容头脑糊涂,不分是非。

  • 出处:

    鲁迅《拟豫言》:"被批评家们痛驳,谓‘久已如此,而还要多说,实属不明大势,昏聩胡涂。’"

  • 反义词:

    耳聪目明

成语昏聩胡涂单字解释

  • 读音:hūn

    昏hūn

    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

    2.黑暗;模糊:~暗。~黄。~花。天~地暗。

    3.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庸。~头~脑。

    4.又同“婚”。


  • 读音:kuì

    聩kuì

    耳聋:振聋发~。


  • 读音:hú

    胡hú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

    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

    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姓。


  • 读音:tú

    涂tú

    1.使油漆、颜色、脂粉、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抹。~饰。~脂抹粉。~上一层油。

    2.乱写或乱画;随意地写字或画画:~鸦。信手~上几笔。

    3.抹去:~改。把写错的字~掉。

    4.泥:~炭。

    5.海涂的简称:~田。滩~。

    6.同“途”。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