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lóng

dūn

龙蹲虎踞

龙蹲虎踞意思

  • 解释:

    犹言龙盘虎踞。

  • 出处:

    宋·丁开《建业》诗:“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 语法:

    龙蹲虎踞作宾语、定语;指地势

成语龙蹲虎踞单字解释

  • 读音:lóng

    龙lóng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颜。~廷。~袍。~床。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舟。~灯。~车。~旗。

    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5.姓。


  • 读音:dūn

    蹲dūn

    [dūn]
    1.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两人在地头~着谈话。

    2.比喻待(dāi)着或闲居:他整天~在家里不出门。

    [cún]
    脚猛然着地,因震动而使腿或脚受伤:~了腿。


  • 读音:hǔ

    虎hǔ

    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

    2.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

    3.露出凶相:~起脸。

    4.姓。

    5.同“唬”。


  • 读音:jù

    踞jù

    1.蹲;坐:龙蟠虎~。

    2.占据;霸占:久~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