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jūn

hài

zhì

麇骇雉伏

麇骇雉伏意思

  • 解释:

    形容惊怕躲藏。

  • 出处:

    《新唐书·秦宗权》:“自关中薄青齐,南缭荆郢,北亘卫滑,皆麇骇雉伏,至千里无舍烟。”

  • 语法:

    麇骇雉伏作宾语、状语;用于惊

成语麇骇雉伏单字解释

  • 读音:jūnqún

    麇jūnqún

    [jūn]
    古书上指獐子。

    [qún]
    成群:~集。~至。


  • 读音:hài

    骇hài

    惊吓;震惊:惊涛~浪。~人听闻。


  • 读音:zhì

    雉zhì

    1.鸟,外形像鸡,雄的尾巴长,羽毛美丽,多为赤铜色或深绿色,有光泽,雌的尾巴稍短,灰褐色。善走,不能久飞。种类很多,都是珍禽,如血雉、长尾雉等。通称野鸡,有的地区叫山鸡。

    2.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叫一雉。


  • 读音:fú

    伏fú

    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在桌子上。

    2.低下去:起~。此起彼~。

    3.隐藏:潜~。~击。昼~夜出。

    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每~十天。

    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诛。

    6.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姓。

    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