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ěr

wén

yǎn

jiàn

耳闻不如眼见

耳闻不如眼见意思

  • 解释: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 出处:

    《旧唐书 辛替否传》:“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爵赏不当,破家亡国者,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

  • 语法:

    耳闻不如眼见作宾语、定语、分句;

  • 示例: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8回:“口说无凭,耳闻不如眼见。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

耳闻不如眼见成语造句

  • 1、耳闻不如眼见,这幅画果真画得好,应该去学点长处!第二天,傅山先生就去了李财主家。
  • 2、绝了!耳闻不如眼见,***英俊!
  • 3、耳闻不如眼见,当晚,罗老请我们坐船畅游两江四湖,斑斓的灯光将水系夜景勾勒得分外梦幻精致。
  • 4、“耳闻不如眼见,没想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强。
  • 5、而拉斐尔是现代人,虽然听人描述过外面世界的混乱,但耳闻不如眼见,他对现实的感悟远远比不上摩信科。
  • [查看详情]

成语耳闻不如眼见单字解释

  • 读音:ěr

    耳ěr

    1.耳朵:~聋眼花。~闻目睹。

    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位置在两旁的:~房。~门。

    4.姓。

    5.而已;罢了:想当然~。技止此~。


  • 读音:wén

    闻wén

    1.听见:听而不~。耳~不如目见。

    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新~。奇~。

    3.有名望的:~人。

    4.名声:令~。秽~。

    5.用鼻子嗅:你~~这是什么味儿?

    6.姓。


  • 读音:bùfǒu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 读音:rú

    如rú

    1.适合;依照:~意。~愿。~期。~数。

    2.如同:爱厂~家。十年~一日。~临大敌。

    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他。百闻不~一见。与其那样,不~这样。

    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一年。

    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6.到;往:~厕。

    7.姓。

    8.如果:~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

    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也。侃侃~也。


  • 读音:yǎn

    眼yǎn

    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

    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

    6.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


  • 读音:jiànxiàn

    见jiànxiàn

    [jiàn]
    1.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接触,遇到:怕~风。~习。

    3.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会晤:会~。接~。

    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8.姓。

    [xiàn]
    1.古同“现”,出现,显露。

    2.古同“现”,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