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fān

lái

翻来复去

翻来复去意思

  • 解释:

    翻:翻转。形容做事多次重复

  • 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性理·理》:“横说世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复去说都如此。”

  • 语法:

    翻来复去作谓语、状语;指人的

  • 示例:

    鲁彦周《彩虹坪》:“他早饭也没吃,把自己关在房里,翻来复去考虑该怎么办,一时竟找不出主意。”

翻来复去成语造句

  • 1、睡在床上的风行仍然不能排除心中的疑问,在床上不停的翻来复去,就是不能把心中的疑问排除出去,又不能睡着。
  • 2、孙云长可是一宿都没睡稳,躺在炕上翻来复去地“烙烧饼”。
  • 3、生活翻来复去,千篇一律,他开始感到苦闷。
  • 4、你是否曾经翻来复去的睡不着,因为来思念着你的爱?
  • 5、端木清平没有再打坐,而是躺在床上枕着胳膊,翻来复去睡不着。
  • [查看详情]

成语翻来复去单字解释

  • 读音:fān

    翻fān

    1.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推~。~身。车~了。人仰马~。

    2.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箱倒柜。从箱子底下~出来一条旧围巾。

    3.推翻原来的:~供。这桩冤案终于~过来了。

    4.爬过;越过:~墙而过。~山越岭。

    5.(数量)成倍地增加:~番。~了几倍。

    6.翻译:把德文~成中文。

    7.翻脸:闹~了。把他惹~了。


  • 读音:lái

    来lái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 读音:fù

    复fù

    1.重复:~写。~制。

    2.繁复:~姓。~叶。~音词。

    3.转过去或转回来:反~。往~。翻来~去。

    4.回答;答复:~信。敬~。电~。

    5.姓。

    6.恢复:光~。收~。~原。~婚。

    7.报复:~仇。

    8.再;又:~发。~苏。死灰~燃。无以~加。一去不~返。


  • 读音:qù

    去qù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路。~向。从成都~重庆。他~了三天,还没回来。

    2.离开:~国。~世。~职。~留两便。

    3.失去;失掉:大势已~。

    4.除去;除掉:~病。~火。~皮。这句话~几个字就简洁了。

    5.距离:两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

    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年。~秋(去年秋天)。~冬今春。

    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了。

    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听报告~了。

    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了!⑿去声:平上~入。

    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白娘子。

    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捎~。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过去)。让他说~(=下去)。一眼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