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zhèng

zhèng

zhī

正正之旗

正正之旗意思

  • 解释:

    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 出处: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 语法:

    正正之旗作宾语、定语;指军威

  • 示例:

    看子牙兵按五方而出,左右顾盼,进退舒徐,纪律严肃,井井有条,兵威甚整,真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三回)

  • 近义词:

    正正堂堂

正正之旗成语造句

  • 1、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 2、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如果能够有征无战,值也算得王者之师。
  • 3、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 4、然谋天下大事,成天下大功,必有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以坚攻坚。
  • 5、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 [查看详情]

成语正正之旗单字解释

  • 读音:zhèngzhēng

    正zhèngzhēng

    [zhèng]
    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南。~前方。前后对~。这幅画挂得不~。

    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房。~院儿。

    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

    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反都很光洁。

    5.正直:~派。公~。方~。心术不~。

    6.正当:~路。~理。钱的来路不~。

    7.(色、味)纯正:~红。~黄。颜色不~。味道不~。

    8.合乎法度;端正:~楷。~体。

    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文。~编。~本。~副主任。

    10.姓。

    [zhēng]
    正月:新~。


  • 读音:zhèngzhēng

    正zhèngzhēng

    [zhèng]
    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南。~前方。前后对~。这幅画挂得不~。

    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房。~院儿。

    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

    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反都很光洁。

    5.正直:~派。公~。方~。心术不~。

    6.正当:~路。~理。钱的来路不~。

    7.(色、味)纯正:~红。~黄。颜色不~。味道不~。

    8.合乎法度;端正:~楷。~体。

    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文。~编。~本。~副主任。

    10.姓。

    [zhēng]
    正月:新~。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qí

    旗qí

    1.旗子:国~。红~。挂~。

    2.指八旗:汉军~。

    3.属于八旗的,特指属于满族的:~人。~袍。

    4.八旗兵驻屯的地方,现在地名沿用:正黄~。

    5.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