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zhāo

bǎo

朝不保夕

朝不保夕意思

  • 解释: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

  • 语法:

    朝不保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 示例:

    这通告示,轰动了整个固始城,津津乐道,竟似忘了身在危城,朝不保夕。(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 近义词:

    朝不虑夕气息奄奄朝不及夕朝不谋夕

  • 反义词:

    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朝不保夕成语造句

  • 1、在旧社会,人民妻离子散,生命朝不保夕
  • 2、他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 3、此话甚有道理。目前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谁不揭竿而起。
  • 4、公元265年,司马昭已经将魏国的政权紧攥其手,昔日的蜀国亦在司马昭的金戈铁骑下消逝泯灭,剩下的吴国在统治者的昏庸残暴下朝不保夕
  • 5、望着冉冉上升起来的朝气蓬勃,他倒有些哀叹起自己的朝不保夕了。
  • [查看详情]

成语朝不保夕单字解释

  • 读音:zhāocháo

    朝zhāocháo

    [cháo]
    1.朝廷(跟“野”相对):上~。在~党(执政党)。

    2.朝代:唐~。改~换代。

    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

    4.朝见;朝拜:~觐。~顶。

    5.面对着;向:脸~里。坐东~西。

    6.表示动作的方向:~南开门。~学校走去。

    7.姓。

    [zhāo]
    1.早晨:~阳。一~一夕。~令夕改。

    2.日;天:今~。一~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 读音:bùfǒu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 读音:bǎo

    保bǎo

    1.保护;保卫:~健。~家卫国。

    2.保持:~温。~鲜。

    3.保证;担保(做到):~质~量。~你一学就会。

    4.担保(不犯罪、不逃走等):~释。取~候审。

    5.保人;保证人:作~。交~。

    6.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参看〖保甲〗。

    7.姓。


  • 读音:xī

    夕xī

    1.太阳落的时候;傍晚:~阳。~照。朝发~至。朝令~改。

    2.泛指晚上:前~。除~。风雨之~。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