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píng

shí

shāo

xiāng

lái

bào

jiǎo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

  • 解释: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一旦听说要考试了,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

  • 语法: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作宾语、分句;指临时

  • 示例:

    俗话说: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没有准备是不行的

成语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单字解释

  • 读音:píng

    平píng

    1.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马路很~。把纸铺~了。

    2.使平:~了三亩地。把沟~了种庄稼。

    3.两相比较没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辈。~列。~局。~起~坐。这场球赛双方打~了。

    4.达到相同的高度:~槽。~了世界记录。

    5.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6.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7.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8.抑止(怒气):你先把气~下去再说。

    9.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10.姓。


  • 读音:shí

    时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 读音:bùfǒu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 读音:shāo

    烧shāo

    1.使东西着火:燃~。~毁。~煤取暖。

    2.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水。~饭。~砖。~炭。盐酸把衣服~坏了。

    3.烹调方法,先用油炸,再加汤汁来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茄子。红~鲤鱼。~羊肉。

    4.烹调方法,就是烤:叉~。~鸡。

    5.发烧:他现在~得厉害。

    6.比正常体温高的体温:~退了。退~了。

    7.过多的肥料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

    8.因财富多而忘乎所以:有两个钱就~得不知怎么好了!


  • 读音:xiāng

    香xiāng

    1.(气味)好闻(跟“臭”相对):~水。~皂。这花真~。

    2.食物味道好:饭很~。

    3.吃东西胃口好:这两天吃饭不~。

    4.睡得踏实:睡得正~呢。

    5.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货物在农村很~。

    6.香料:檀~。沉~。龙涎~。

    7.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气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线~。蚊~。烧一炷~。

    8.亲吻:~面孔。

    9.姓。


  • 读音:jí

    急jí

    1.急躁;着急:~性子。~着赶路。

    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人。

    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促。水流很~。

    4.迫切;情况严重:~事。情况紧~。

    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当务之~。

    6.热心做;热心帮助:~公好义。~人之难。


  • 读音:lái

    来lái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 读音:bào

    抱bào

    1.用手臂围住:母亲~着孩子。

    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孙子了。

    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的,不是她生的。

    4.结合在一起:大家~成团,就会有力量。

    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有看法。

    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草。两~粗的大树。

    7.孵(卵成雏):~小鸡儿。~窝。


  • 读音:fófúbìbó

    佛fófúbìbó

    [fó]
    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fú]
    1.〔仿~〕见“仿”。

    2.古同“拂”,违背,违反。

    [bì]
    古同“弼”,辅弼。

    [bó]
    古同“勃”,兴起。


  • 读音:jiǎo

    脚jiǎo

    [jiǎo]
    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

    2.物体的最下部:山~。墙~。

    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夫。~行。

    [jué]
    同“角(jué)”。现多用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