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fěi

gōng

zhī

jié

匪躬之节

匪躬之节意思

  • 解释:

    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节:节操。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 出处:

    《晋书·李胤传》:“诏以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

  • 语法:

    匪躬之节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 示例:

    唐·韩愈《争臣论》:“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

成语匪躬之节单字解释

  • 读音:fěi

    匪fěi

    1.强盗:土~。盗~。

    2.副词。不;非:获益~浅(得到不少的好处)。


  • 读音:gōng

    躬gōng

    1.自身;亲自:~逢。反~自问。~行实践。

    2.弯下(身子):~身下拜。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jiéjiē

    节jiéjiē

    [jié]
    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关~。

    2.段落:章~。

    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烟筒。

    4.节日;时令:国庆~。清明~。

    5.事项:礼~。细~。

    6.限制;俭省:~制。开源~流。

    7.删略:~本。~录。

    8.操守:~操。晚~。

    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

    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

    [jiē]
    〔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