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骀背鹤发 dài bèi hè fā
鲐背白发。形容年老高寿。 -
鼍愤龙愁 tuó fèn lóng chóu
鼍:扬子鳄。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
鼍鸣鳖应 tuó míng biē yìng
鼍:扬子鳄。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龆年稚齿 tiáo nián zhì chǐ
龆年:童年;稚齿:年少。指童年 -
痌心疾首 tōng xīn jí shǒu
形容极端痛恨。《新唐书·萧铣传》:“我先君昔事 隋 ,职贡无废,乃贪我土宇,灭我宗祊,我是以痌心疾首,思刷厥耻。”参见“ 痛心疾首 ”。 -
天打雷轰 tiān dǎ léi hōng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tiān xià wú bù sàn de yàn xí
事情总会有终结,热闹场面不会持续太久。 -
贪饵丧生 tān ěr sàng shēng
指鱼类因贪图饵食而招致灾祸。 -
统而言之 tǒng ér yán zhī
总的说起来。 -
韬晦奇才 tāo huì qí cái
指怀抱非常之才而隐匿不仕的人。 唐 朝征召贤士有“韜晦奇才”科。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朱放》:“ 贞元 二年,詔举韜晦奇才。詔下聘礼,拜左拾遗,不就。” 傅璇琮 校笺引 徐松 《登科记考》卷十二:“诸科一人。韜晦奇才科。 朱放 。” -
通幽博士 tōng yōu bó shì
龟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通幽博士》:“令元介卿,尔卜灼之効,吉凶了然,所主大矣,宜授通幽博士。” -
頽垣废址 tui yuan fei zhi
犹言颓垣废井。 宋 欧阳修 《有美堂记》:“今其江山虽在,而頽垣废址,荒烟野草,过而览者,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愴。” -
踢里拖落 tī lǐ tuō luò
象声词。 魏巍 《在风雪里》:“大衣拖着地,踢里拖落地走着。” -
贪夫狥利 tān fū yě lì
形容人爱财如命。同“贪夫徇财”。 -
铜锤花脸 tóng chuí huā liǎn
戏曲中花脸的一种,偏重唱工,因《二进宫》中的 徐延昭 抱着铜锤而得名。后泛称偏重唱功的花脸脚色为铜锤花脸。亦省称“ 铜锤 ”。 -
体面扫地 tǐ miàn sǎo dì
体面:面子。比喻面子丢尽了。 -
天不变,道亦不变 tiān bù biàn,dào yì bù biàn
道:道理,规律。天是不变的,道也是不变的。 -
颓云駃雨 tuí yún kuài yǔ
犹言崩云快雨。谓云层崩坠,大雨倾盆而下。《太平广记》卷九七引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从谏》:“忽一日,穨云駃雨,霆击石傍大檀。” -
蜩腹蛇蚹 tiao fu she fu
tiáofùshéfù蜩腹蛇蚹不是成语,形容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蜩腹蛇蚹。 -
擿埴索途 zhāi zhí suǒ tú
指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同“擿埴索涂”。 -
踢里踏拉 tī lǐ tà lā
象声词。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二章:“他的开花鞋踢里踏拉地,‘就是这个讨厌。’他心里想。” -
桃园三义 tao yuan san yi
-
天魔外道 tiān mó wài dào
外道:佛家语,指不合佛法的教度。指正统以外的的异端流派。 -
特异功能 tè yì gōng néng
指个别人肌体的某种器官或某个部位具有异乎常人的特殊机能。《花城》1981年第1期:“她早就知道耳朵、脚都能认字。但现在她才知道这叫特异功能,不是人人都有的。” -
踢踢碰碰 tī tī pèng pèng
行走跌撞貌。 聂绀弩 《论时局》:“我一面踢踢碰碰,一面怨天尤人,带着在浑身倾泻的汗水和两脚的水泡,如醉如痴地走下了山。” -
通衢越巷 tōng qú yuè xiàng
衢:大街;巷:小巷。穿过大街,越过小巷。 -
痛剿穷迫 tòng jiǎo qióng pò
竭尽全力剿灭追杀。 -
陶猗之家 táo yī zhī jiā
陶:陶朱公,即春秋时楚国人范蠡;猗:春秋时鲁国人猗顿;陶猗:泛指富人。指富有的人家。 -
脱帽露顶 tuō mào lù dǐng
古代指不受礼仪的约束。 -
提溜秃卢 dī liū tū lú
形容眼珠转动。 明 无名氏 《僧尼共犯》第二折:“慌的他两头儿低羞篤速,諕的他两眼儿提溜秃卢。” -
推贤扬善 tuī xián yáng shàn
推:推崇;扬:弘扬。推崇贤人,弘扬善事。 -
投亲靠友 tóu qīn kào yǒu
投、靠:前去依靠别人生活。指无法独立谋生而前去依靠亲友生活。 -
踏罡步斗 tà gāng bù dòu
道教法师祈天或作法的步伐。表示脚踏在天宫罡星斗宿之上。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我踏罡步斗驱邪祟,仗着剑书符呪水。”《水浒传》第八九回:“ 公孙胜 在军中仗剑作法,踏罡步斗,敕起五雷。” 明 无名氏 《广成子》第四折:“踏罡步斗 -
天坍地陷 tiān tān dì xiàn
天坍塌,地下陷。形容剧烈的变动。 -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tān tiān zhī gōng,yǐ wéi jǐ lì
贪:贪图。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 -
天道酬勤 tiān dào chóu qín
天道:天理;酬:报;勤:勤奋。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指下了苦功夫必然会有成就。 -
頽垣废井 tui yuan fei jing
亦作“頺垣废井”。倒塌了的墙,废弃不用的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宋 苏轼 《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虽然,不可以不一言,使数百年之后,得此文於頺垣废井之间者,茫然长思而一叹也。” -
踢良秃栾 tī liáng tū luán
飘转貌。 元 费唐臣 《贬黄州》第二折:“寒森森朔风失留疎剌串,舞飘飘瑞雪踢良秃欒旋。” -
谈空説有 tan kong shuo you
佛教有“空宗”“有宗”二宗。 宋 苏轼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 龙丘居士 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后来泛指闲谈;空谈。 宋 张扩 《大年复用前韵赋诗见赠亦次韵答之》:“世间痴儿浪摇吻,谈空説有天一隅。”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 -
腾腾烈烈 téng téng liè liè
(1).形容威风凛凛地奔驰。《英烈传》第三一回:“跨着赤兔追风马,腾腾烈烈,拓平海内山川。” (2).形容火势猛。 -
滔滔不穷 tāo tāo bù qióng
滔滔:波浪滚滚涌动,连续不断的样子。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个不停。 -
徒增颜汗 tú zēng yán hàn
徒:只;颜汗:脸上的汗水。只是使人羞愧。指对过分的称赞表示不安。 -
脱粟布被 tuō sù bù bèi
吃粗米,盖布被。形容生活俭朴或生活艰苦。 -
鲐背苍耈 tái bèi cāng gǒu
鲐背:指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因用以称长寿老人;耈:老年人。泛指老年人。 -
通事舍人 tōng shì shè rén
官名。掌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下赦》:“楼上以红绵索通门下一綵楼,上有金凤衔赦而下,至綵楼上,而通事舍人得赦宣读。”《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闻其名,差一个通事舍人姓 裴 名 晤 ,驰驛到 恒州 来迎。”参 -
吞舟之鱼,不游枝流 tūn zhōu zhī yú,bù yóu zhī liú
大鱼不在小河里游。比喻志节高尚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田有封洫 tian you feng xu
田地有沟洫为界。比喻事物各有区别。 -
推锋争死 tuī fēng zhēng sǐ
推锋:手持兵器向前,指冲锋。指冲锋陷阵,争先恐后,不怕牺牲。 -
天水一色 tian shui yi se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
天外飞来 tiān wài fēi lái
天外:意料不到的地方。后指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凭空而来。 -
舔唇咂嘴 tiǎn chún zā zuǐ
舔唇:舔嘴唇;咂嘴:舌尖抵住上颚吸气时发出的声音。形容贪馋的样子。也形容自觉得意的样子。 -
同道相益 tóng dào xiāng yì
相:互相;益:有益。有共同志趣的人在一起,可以相互得到帮助。 -
通文知理 tōng wén zhī lǐ
通晓文墨,懂得道理。指人有知识,懂道理。 -
听谗惑乱 tīng chán huò luàn
谗:谗言,挑拨离间的话。形容专门听别人的挑拔,最后把自己也搞糊涂了。 -
天人相感 tiān rén xiāng gǎn
相感:交感相应,指互相受对方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指自然现象可以显示人世灾祥。 -
铁脚诡寄 tiě jiǎo guǐ jì
指 明 代 浙江 富民为逃避徭役而将田产假托在亲邻、佃仆名下的一种手段。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民风》:“先是命户部覈实天下土田,而两 浙 富民畏避差役,往往以田产诡寄亲邻佃僕,谓之铁脚诡寄。”《明史·食货志一》:“ 明太祖 即帝位, -
提刀弄斧 tí dāo nòng fǔ
泛指武功之事。 宋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四出:“性气刚强,只要提刀弄斧。” -
天妒英才 tian du ying cai
上天因为嫉妒一个人的才华,而让他命运坎坷;或者形容一个人的怀才不遇。 -
铁板注脚 tiě bǎn zhù jiǎo
注脚:解释字句的文字。指最具权威,不可动摇的注解。 -
兔犬俱敝 tù qǐ jù bì
敝:疲敝,累垮。比喻两败俱伤,第三者不劳而获。 -
跳天撅地 tiào tiān juē dì
形容孩童顽劣的样子。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小业种把拢门掩上些,道不的跳天撅地十分劣。” -
摊书傲百城 tān shū ào bǎi chéng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
媮合苟从 tou he gou cong
迎合顺从。《汉书·元帝纪》:“媮合苟从,未肯极言,朕甚閔焉。” 颜师古 注:“媮与偷同。” -
筒子斤斗 tǒng zǐ jīn dǒu
一种杂技名。 阿英 《灯市--<金瓶梅词话>风俗考之一》:“‘杂耍’不外是‘队舞’,‘细舞’,‘筒子斤斗’,‘蹬坛’,‘蹬梯’。” -
谈笑而道 tán xiào ér dào
有说有笑地讲述。形容讲述不相关切的事。 -
跳塔轮铡 tiào tǎ lún zhá
比喻手段高强,敢冒险。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你便不良会可跳塔轮铡,那一个官司敢把勾头押?提起他名儿也怕。”亦省作“ 跳塔 ”。 元 乔吉 《新水令·闺丽》套曲:“唱道成时节準备着小意儿粧鰕,不成时怎肯呆心儿跳塔。” -
绨袍之赠 tí páo zhī zèng
绨袍:粗绨做的袍子。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
探筹投钩 tàn chóu tóu gōu
犹今言抽签。《荀子·君道》:“探筹投鉤者,所以为公也。”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探筹,剡竹为书,令人探取,盖如今之掣籤。”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选补》:“又不择其人之材,而以探筹投鉤为选用之法。”亦省作“ 探筹 ”、“ 探鉤 ” -
痛心切齿 tòng xīn qiè chǐ
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愤恨到极点。 -
堂头和尚 táng tóu hé shàng
僧寺住持。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生不免从行者参堂头和尚至德大师 法本 。”《水浒传》第九十回:“今因奉詔破 辽 到此,得以拜见堂头大和尚,平生万幸。”《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一时三个人,倒像是堂头大和尚重提作行脚时的风尘 -
泰而不骄 tài ér bù jiāo
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
天下一宗 tiān xià yī zōng
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