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风静浪 píng fēng jìng làng
风平浪静。多以喻平静无事。 -
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庖凤烹龙 páo fèng pēng lóng
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
庞然大物 páng rán dà wù
庞然:高且大的样子。形容外表强大;事实上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
庞眉白发 páng méi bái fà
庞:通“尨”,杂色。眉毛头发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
庞眉皓发 páng méi hào fà
庞:杂色;皓:洁白。眉发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
庞眉皓首 páng méi hào shǒu
同“庞眉皓发”。庞,用同“厖”。 -
庞眉鹤发 páng méi hè fā
同“庞眉皓发”。 -
庞眉黄发 páng méi huáng fā
眉斑白,头发黄。指老人。庞,用同“厖”。 -
弸中彪外 péng zhōng biāo wài
弸:充满;彪:文采。指人内有才德,则有文采,自然外露。赞美德才兼备的人。 -
彭泽横琴 péng zé héng qín
陶渊明摆了一张无弦琴。比喻志趣高雅不俗 -
彷徨四顾 páng huáng sì gù
彷徨:徘徊,游移不定。游移不定,四处观望。形容犹豫不决的神情 -
彷徨歧途 páng huáng qí tú
犹犹豫豫怕走上岔道 -
徘徊不前 pái huái bù qián
徘徊:来回地行走。犹豫不决,停步不前。比喻总在一个地点不能前进 -
徘徊不定 pái huái bù dìng
在难于接受的或同样紧迫的两者之间作出抉择时为难犹豫 -
徘徊歧路 pái huí qí lù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歧路:岔路。在岔道口上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
徘徊观望 pái huái guān wàng
徘徊:来回地行走。形容应该决断时犹豫的样子 -
怕三怕四 pà sān pà sì
这也怕,那也怕。比喻顾虑太多,不能做出决定 -
怕处有鬼 pà chù yǒu guǐ
越是害怕的地方越是有鬼出现。比喻越担心的事情越会出现 -
怕死贪生 pà sǐ tān shēng
同“贪生怕死”。 -
怕死鬼 pà sǐ guǐ
怕死的人 -
怕痛怕痒 pà tòng pà yǎng
比喻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
怕硬欺软 pà yìng qī ruǎn
害怕强硬的,欺负软弱的。 -
怕风怯雨 pà fēng qiè yǔ
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艰难困苦,娇气十足。 -
怕鬼有鬼 pà guǐ yǒu guǐ
比喻害怕什么,偏偏要碰到什么。 -
怦然心动 pēng rán xīn dòng
怦然:形容心跳。指由于受到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 -
扑作教刑 pū zuò jiào xíng
扑:古代刑具;教刑:教学中对学生的体罚。用扑作责罚学生的工具 -
扑地掀天 pū dì xiān tiān
形容闹得很凶。 -
扑天盖地 pū tiān gài dì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
扑心扑肝 pū xīn pū gān
尽心竭力 -
扑朔迷离 pū shuò mí lí
扑朔:兔脚搔爬;迷离:兔眼半闭。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
扑杀此獠 pū shā cǐ lǎo
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
批亢捣虚 pī gàng dǎo xū
批:用手击;亢:咽喉,比喻要害;捣:攻击;虚:空虚。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 -
批吭捣虚 pī kēng dǎo xū
见“批亢捣虚”。 -
批毛求疵 pī máo qiú cī
犹言吹毛求疵。 -
批红判白 pī hóng pàn bái
批:削;判:分开;红、白:指花卉。嫁接花木。 -
批逆鳞 pī nì lín
批:触;逆鳞:传说龙喉下的鳞是逆向的,触摸容易触怒。比喻臣下敢于直谏触犯君主或弱国触犯强国 -
批逆龙鳞 pī nì lóng lín
同“批逆鳞”。 -
批郤导窾 pī xì dǎo kuǎn
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
批隙导窾 pī xì dǎo yín
见“批郄导窾”。 -
批风抹月 pī fēng mò yuè
犹言吟风弄月。指诗人以风花雪月为吟诵的题材以状其闲适。 -
批鳞请剑 pī lín qǐng jiàn
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书请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师)以厉其馀。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批鳞请剑”谓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
抔土巨壑 póu tǔ jù hè
抔土:一掬土,形容很少。一抔土填不满巨大的深沟。形容得少失多,两者悬殊 -
抛乡离井 pāo xiāng lí jǐng
离开家乡故土。 -
抛声衒俏 pāo shēng xuàn qiào
衒:炫耀,卖弄。指故意高声卖弄风骚 -
抛头露面 pāo tóu lù miàn
抛:暴露。原指妇女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封建道德认为是不体面的事)。现泛指人公开露面。 -
抛妻弃子 pāo qī qì zǐ
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或分居两地的情景 -
抛妻弃孩 pāo qī qì hái
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 -
抛戈卸甲 pāo gē xiè jiǎ
抛:抛弃;戈;长矛;甲:盔甲。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在战场上打了败仗 -
抛戈弃甲 pāo gē qì jiǎ
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
抛珠滚玉 pāo zhū gǔn yù
抛:抛掷。形容眼泪如同珠玉般滚落 -
抛盔弃甲 pāo kuī qì jiǎ
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
抛砖引玉 pāo zhuān yǐn yù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抛金弃鼓 pāo jīn qì gǔ
金:锣。抛下助战用的锣与鼓。形容被打败而逃走 -
抛鸾拆凤 pāo luán chāi fèng
指夫妻或情侣分离或拆散 -
披云见日 pī yún jiàn rì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
披云雾睹青天 pī yún wù dǔ qīng tiān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
披发入山 pī fā rù shān
谓离开俗世而隐居。 -
披发左衽 pī fà zuǒ rèn
左衽:衣襟向左掩。头发披散;前襟左开。指古代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异族。 -
披发文身 pī fà wén shēn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
披发缨冠 pī fā yīng guàn
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
披古通今 pī gǔ tōng jīn
披:翻阅。通:通晓。研究历史,通晓古今。 -
披坚执锐 pī jiān zhí ruì
披:穿戴;坚:指铠甲;执:拿着;锐:指兵器。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指全副武装或身先士卒之意。 -
披头散发 pī tóu sàn fà
披:散开;一头长发凌乱地披着。形容慌乱、狼狈或懒散。 -
披头盖脑 pī tóu gài nǎo
盖:压。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 -
披头跣足 pī tóu xiǎn zú
跣足:光脚。头发散乱,打着赤脚。形容十分狼狈或穷困潦倒的样子 -
披心沥血 pī xīn lì xuè
剖开心滴出血来。比喻竭尽忠诚。 -
披心相付 pī xīn xiāng fù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给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
披星带月 pī xīng dài yuè
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 -
披星戴月 pī xīng dài yuè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
披林撷秀 pī lín xié xiù
犹言去粗存精。 -
披枷带锁 pī jiā dài suǒ
谓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