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纹丝不动成语接龙可以接动不失时、动不失机、动中窾要、动中肯綮、动之以情、动人心弦、动人心脾、动人心魄、动地惊天、动天地,感鬼神、动天地,泣鬼神、动如参商、动如脱兔、动如雷霆、动循矩法、动心娱目、动心忍性、动心怵目、动心骇目、动必缘义、动手动脚、动罔不吉、动而若静、动荡不安、动荡不定、动辄得咎、动静有常、动静有法、动魄惊心、点击上面链接进行纹丝不动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一点也不动。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金莲坐在床上,纹丝儿不动,把脸儿沉着。”
纹丝不动偏正式;作谓语、状语
尽管风狂雨暴,排列在人民大会堂前的三军仪仗队员仍是持枪挺立,纹丝不动。
维持原状闻风不动
纹wénwèn
[wén]
1.(~儿)丝织品上的花纹:绫~。
2.纹路:指~。螺~。波~。皱~。一道~儿。
[wèn]
同“璺”(wèn)。
丝sī
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
2.像丝的东西:粉~。尼龙~。
3.形容极小,细微:~毫。一~不苟。
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动dòng
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风吹草~。你坐着别~。
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
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挪~。改~。~用。兴师~众。
4.使用;使起作用:~笔。~手。~脑筋。
5.触动(思想感情):~心。~怒。~了公愤。
6.感动:~人。不为亲情所~。
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荤腥。他向来不~酒。
8.动不动;常常:~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以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