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文武全才成语接龙可以接才不半古,功已倍之、才乏兼人、才人行短、才兼万人、才兼文武、才华横溢、才华盖世、才华超众、才占八斗、才墨之薮、才多识寡、才大如海、才大心细、才大气高、才大难用、才夸八斗、才子佳人、才学兼优、才尽词穷、才广妨身、才德兼备、才怀隋和、才望兼隆、才望高雅、才朽形秽、才气无双、才气超然、才气过人、才清志高、才疏学浅、才疏学薄、才疏德薄、才疏志大、才疏意广、才疏技拙、才疏智浅、才疏计拙、才疏识浅、才短思涩、才短气粗、才秀人微、才竭智疲、才艺卓绝、才蔽识浅、才薄智浅、才藻富赡、才藻艳逸、才识不逮、才识有余、才识过人、点击上面链接进行文武全才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能文能武。文:文才;武:武艺。
《旧五代史 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文武全才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那是难得的一位文武全才啦。”
文wén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英~。
2.文章:散~。议论~。
3.文言:半~半白。
4.指文科:~理分科。
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职。~武双全。
6.柔和;不猛烈:~弱。~火。
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缛节。
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双颊。
10.文饰;掩饰:~过饰非。
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不值。
武wǔ
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器。~装。~力。
2.关于技击的:~术。~艺。
3.勇猛;猛烈:英~。威~。~火。
4.姓。
5.半步,泛指脚步:继~。踵~。见〖步武〗。
全quán
1.完备;齐全:这部书不~。东西预备~了。棉花苗已出~。
2.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其美。
3.整个:~神贯注。~家光荣。~书十五卷。
4.完全;都:~不是新的。不~是新的。他讲的话我~记下来了。
5.姓。
才cái
1.才能:德~兼备。多~多艺。这人很有~。
2.有才能的人:干~。奇~。
3.姓。
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来就要走?
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走。大风到晚上~住了。
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能把工作做好。
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明白是怎么回事。
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干完。
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好呢。我~不信呢!